同學小朱
文章來源: work&family2012-06-21 09:11:25
小朱是我貨真價實的同學,而且是同一條戰壕裏的戰友。因為,當年我們上了同一個GRE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五月份考了托福還是GRE,緊接著就趕上了六四。我已經不記得了,小朱說六四之後是他去火車站送我的,他爸爸在家裏不見他回來,嚇得發抖。

後來我和小朱都來到美國,我在東部,他在西部。我們肯定都是君子,因為君子之交淡如水嘛,聖誕節的時候寄寄賀年片。有一年小朱結婚了,寄來照片。哇,他的妻子非常美麗,是難得的廣東美女。

去年小朱收到我的賀卡後,對其中一張照片表現了明顯的羨慕嫉妒恨,那是我家老爺在聖彼得堡,左右各挽著一個穿軍服的俄國美女,笑得合不攏嘴。小朱寫到,"看你老公在英勇的蘇聯紅軍的簇擁下多麽幸福啊。I wish I could be there some day。"他寄來了幾張照片,一張是兒子女兒在聖誕樹下手拿賀卡,下一張是小朱和孩子們讀同一張賀卡,如此幾張。我忍不住笑了,童鞋你也忒實在了,咱不能換個道具?他說他老婆對兒子可謂是愛不釋手。他呢,當然有自己的小棉襖,女兒絕對是Daddy's little girl,總跟他講長大以後要掙錢養活他。幸福,洋溢在他的字裏行間。

今年小朱收到我的賀卡後回信說,"我在六月的時候被發現有膽管癌,發展的很快。七月份動了一個大手術,切了三分之二的肝,左膽管還是不很幹淨。現在在做化療和放療,非常辛苦。但還是要感謝上帝,離死神遠一些了。"我大驚,怎麽會呢?這麽年輕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家裏有腫瘤的家族史嗎?小朱的回答一如既往的詼諧,"可不是嗎。我買了十年彩票,最高獎十塊錢。可這個cancer據說全美每年也就幾百例,卻被攤上了。過去沒有家族史,現在有了。"

終於有機會,去小朱在San Jose的家裏看望他。十點多見麵時,我不好意思地說,我知道拎個蛋糕來是挺俗的,可是周六早晨別的店都不開。小朱太太寬容地接了蛋糕。小朱消瘦怕冷,外套一件浴袍接見我,後來我說他象花花公子的創始人Hugh Hefner。

小朱家的後院讓我喜出望外。院子中間的葡萄架下砌了魚池,彩色的金魚遊來遊去,角落裏的樹上掛滿一嘟嘟熟透的枇杷,另一邊不僅有各種花花草草,更有最讓小朱自豪的柿子樹,據他說柿子個個長得巨大無比。這院子一看就是滋潤的小農生活,據說都是小朱一手打造,太太屬於領導,是不能親手幹這些的。我聽了頻頻點頭表示讚同,因為我在家也不屑於幹這些活。幾十年沒見過枇杷樹了,我用手機哢哢拍照,小朱太太體貼地送給我一個電池,讓我一邊拍照一邊充電。

看小朱家院子裏一串串的枇杷:
2181

葡萄架下的戲水金魚:
2185

我們坐在沙發上聊天,聽小朱講腫瘤引起的劇痛,化療放療的過程。他殘存的肝上最近新長出來三個腫瘤,化療已經不管用,下麵要試直接在肝動脈裏打化療藥。他對這方麵的醫學知識很了解,對病情的分析很客觀,好像在說別人的事。聊天中,很高興發現小朱的爸爸是我的校友。時間過得很快,走之前我和小朱夫婦合影,請他的"小棉襖"給我們拍的。我對小朱說,你好幸運,一左一右兩個美女圍著你。小朱嗬嗬地笑了。

回家後給小朱寄了幾樣東西。某日半夜醒來,隨便看一眼手機上的時間,屏幕上儼然一張大照片,把我嚇醒了。原來小朱用新的電高壓鍋做了第一鍋湯,馬上拍照片用短信匯報這一重大成果。我最近送了好幾個鍋給朋友,就數小朱反應最積極。第二天,又送來一張照片和短信"成功做了一鍋紅豆湯。棒極了。謝謝你。"還跟我要做其他食物的菜譜。

小朱,應該我說謝謝你,我們健康人無從體會到你的經曆、痛苦、和絕望,你從來沒有說過"堅強,忍耐,熱愛生活"這些詞,但我在你身上都見到了。過去你是我的同學,現在你是我的榜樣。我知道你正在住院引流止痛,你又發燒了,請多多保重!

~~~~~~~~~~~~~~~~~~~~
Update: 怎麽這麽巧,《世界日報》今天登了一篇對小朱夫婦的采訪,他們讚助愛心小學的事我看了報紙才知道。

 



儘管身心飽受癌症末期折磨,來自北京、潮州的朱培、劉曉姿夫婦,仍希望將愛心的種子繼續散播,造福中國偏遠下一代。夫妻倆陸續捐贈 8 萬 4000 元興建愛心小學後, 20 日又捐款 1 萬 2000 元。

 

移民來美多年的朱培是電腦工程師,數年前因緣際會,成為「美國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長期捐款人,儘管本身並不寬裕,背負房貸、子女教育與照顧雙方父母經濟壓力,多年來參加基金會成立的「撿回珍珠」計畫,認養 40 位中國邊遠地區貧苦學生,同時也捐建愛心小學。

 

「自己也是苦過來,隻希望拿出些做善事。」兩天前才再一次從鬼門關走過,目前仍躺在病床上的朱培說,自己小時曾與父母從北京下放到甘肅窮困地方,當時親眼看見「一家人隻有一條褲子穿」。 16 歲隨爸媽回北京,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一路從身上隻有幾十美元的窮苦留學生慢慢奮鬥才有今日,認養中國貧苦孩子對他們而言「隻是心意」。

 

同樣出身貧困的劉曉姿,當年祖母替一位歸國華僑幫傭時,雇主也遭政治牢,祖母當時二話不說,把雇主三名孩子收養帶大,「或許有了那段經歷,對現在的生活更感恩」。

 

朱培表示,自己 70 年代曾回山東住過,看到當時中國偏遠山區的窮困。到了 21 世紀,幾十年來看見中國沿海地區發達,國力強盛之餘,仍有許多孩子沒有真正得到幫助。後來得知基金會,「對創辦人王建?有信心」,便決定盡自己微薄之力。

 

陸續認養貧困孩童後,朱培夫婦決定花多一些錢興建「活泉愛小」學校,希望幫助更多學生。幾年下來,看見當年認養的孩童們個個考上大學,「內心真的很欣慰」。

 

一年多前,朱培意外檢查出膽管癌末期,「這個病來得相當意外」,但朱家人勇敢麵對病魔,靠著虔盞男叛鰩錐冗M出醫院。劉曉姿一肩扛起家庭重擔,除照顧先生外,還需拉拔兩位分別為十歲與八歲的孩子,同時一麵照料公婆,而助養孩童們一封封越洋傳來的加油信,溫暖朱家人的心。

 

「很想叫你一聲爸爸」、「爸爸加油」,朱培說,基金會透過管道,將他生病的事情告訴孩童後,他們紛紛來信,「很多甚至不是自己助養對象」,感受到他們真貞P懷,很感動。

 

劉曉姿也感謝基金會理事劉不屈幫忙,還有義工們各地奔走蒐集信件,鼓勵他們。她說,這場病來得相當意外,但不論家人、孩子「日子總要正常過下去」。她說,這幾年下來,支持基金會珍珠計畫助養貧困孩子「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如何,未來都希望有能力繼續做下去。

原文在此小朱的郵址:ppzhu25@yahoo.com

~~~~~~~~~~~~~~~~~~~~~~
一石激起小浪花,有一位朋友“小荷花”讀了我寫了朋友小朱的短文之後,發現近四十年前她認識小朱一家。她的描寫很準確,小朱同學的確長得濃眉大眼。她的回憶寫得真切優美,轉載在這裏。網絡的力量如此巨大,時間和空間像橡皮筋一樣噌地就被拉近,感謝文學城給了我們這個認親訪友的平台!

優秀的含義-從甘肅到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