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仍需努力
文章來源: work&family2012-05-10 08:29:34

學校通知家長,小女兒被推薦去參加智力測驗。姐姐立刻在臉書上登出一條感慨,“誰能想到,我的笨蛋妹妹竟被推薦去考資優班了!”這句話實在是政治不正確,媽媽很想讓她把這條發言刪了,又怕被孩子知道媽媽有時查看他們在臉書上的發言,就憋著,啥也沒說。

其實,媽媽自己把學校來信看了幾遍,不敢相信。又懷疑是不是學校弄錯人了,和女兒一樣名字的中國小孩好幾個呢。因為,雖然孩子是自己的好,但是真沒看出這孩子有何出眾之處。女兒從來不願意多學東西,讀書大多挑最容易的,封麵上常常畫著仙子的那種。做練習題隻肯做自己年級的。如果叫她做高一年級的題,她就要呼天搶地,太難了太難了。乘法口訣也不會,所以做數學題要相當長的時間。媽媽忽然對老師感激萬分了,能把我們這種小孩挑出來,需要何等獨特的眼光啊!

媽媽有點勢利,參加家長會老師誇了之後,才發現孩子有可取之處(見我家的對照組)。這個孩子雖然音樂美術體育一樣特長都沒有,但她有優勢 -- 時間多。除了玩電子遊戲看電視以外,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消磨。最近她迷上了滑旱冰,從開始扶著牆走路到現在高難度動作,還和姐姐一起創作了一個表演。兩個人穿著溜冰鞋,在車庫前又唱又跳,最後雙雙跳上自行車,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節目起名為SKIKING(skate+biking)

考完智力測驗那天,小女兒在飯桌上說,試題裏有些詞不認識,比如lumber(木頭)。哥哥姐姐立刻做吃驚狀,“這都不知道啊?”小女兒一直在哥哥姐姐的諷刺打擊下長大,有時候一人和兩個大孩子爭論,勢單力薄,寡不敵眾。媽媽隻好鼓勵她說,從小吵架多有好處,長大了你就可以參加高中的辯論隊了。媽媽和女兒都覺得被選上的戲不大,媽媽慷慨表示,選不上的話,會帶她去買個禮物。

那天接到一個電話,小女兒通過智力測試,進了資優班。這在我們家,是放了一個大衛星啊!最近家裏一個孩子得了兩個F,媽媽還沒想好解決的方法,正在煩惱中。聽了這個好消息,恨不能奔走相告,立刻給在中國的外公寫郵件。嗯,孩子多也有好處,東邊不亮西邊亮。網上查了查,說是過了線的孩子智力在人群裏是99%以上。媽媽心花怒放:太好了,以後就把小女兒按天才培養吧。

再看一眼女兒,心裏還是不踏實,“寶寶,六乘以七是多少?”人家眼珠轉了幾圈,慢慢地說,“42,或是43?”媽媽受到打擊,喃喃自語,革命還沒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