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秋天~ 那幾個公園和記憶
文章來源: 安娜晴天2020-09-06 14:35:35

現在天氣有些像秋天了,突然想起巴黎的秋天。

每次在巴黎,都要有些規劃,也喜歡在每個節目之間,在花園休息一下。

杜勒麗花園,在池塘邊曬太陽,那次曬完太陽就去了旁邊的橘園

有一次,采購後,有些累,坐在椅子上休息,身邊花白頭發的Madame 在金色的夕陽下讀著報紙。我非常喜歡這個片段,也想做這樣的巴黎人。

去年初夏,突然迷上了住所附近的盧森堡公園

來自美第奇皇後的住所,那裏也有美第奇泉。公園裏很多雕塑,現代的和各個時期的王子公主女皇

可以坐在花壇邊

也可以坐在水池前,看各個國家的小船比賽

女兒特別喜歡這個公園,上次從諾曼底回來,放下行李,直接去公園坐坐

我們這些鄉巴佬兒,也混跡在時髦的巴黎人中間

還喜歡一個小花園,在羅丹紀念館裏麵,大師的故居

那次安娜有臨摹作業,溫柔

剛硬

那個美麗的花園, 榮軍院的金頂

秋日的玫瑰,芳華依舊

說起臨摹,還有那次盧浮宮的勝利女神。我曾說過,太平盛世,如此幸福。如今巴黎是疫情災區, 我們不能去。

再說藝術,奧賽的鍾

喜歡這兩幅畫

芭蕾舞女和她的觀眾

我家小妞也是觀眾,坐在那現代透明的椅子上

巴黎,每次都住在聖母院附近,一過塞納河就是聖母院,那個金色秋天

最後一次登上鍾樓,俯視巴黎

最後一次登頂,有一個浪漫的故事。我做事有時候規劃太多,登巴黎聖母院之前我們要吃飯, 我就預定了兩個時間段。後來飯吃得快,就用了第一個時間段。排隊的時候,看到一對年輕人,特別漂亮,他們第二天就要離開巴黎,但今天沒有登頂的票了。我就把我的第二段時間給了他們。男孩子特別激動,當著大家說,能否親吻我一下。然後告訴大家,這次巴黎行太美了,在巴黎聖母院頂部要求婚。

沒想到那個金色的秋天,是我們最後一次登頂。也最後一次點燭

有次關於巴黎聖母院,和網友對話 。法國的教會很貧窮,和別的國家的教會不同。德國教會特別有錢因為我們都繳教會稅,自然而然從工資中扣除的。梵蒂岡也是非常有錢因為各地各國的教會上貢。法國教會從大革命後被剝奪很多特權,有些很基本的權利也沒有,資金沒有來源,全部來自捐獻。所以我知道,法國的教會特別貧窮。我進世界各地的每一個教堂,都很大方的,絕對是應該的,發現巴黎的教堂,點蠟燭很貴,比一般地方都貴。不是因為大都市的緣故而是教會真的以此為生。除了巴黎聖母院,我們進的每個教堂,我除了點燭外,還會捐獻的,因為他們真的需要。巴黎聖母院,我就點燭交錢,沒有格外捐獻,認為遊客很多了,不需要。記得每顆蠟燭三歐元,大一點的十歐元。但是最後一次去巴黎聖母院要離開的時候,發現沒有小票子了,就捐了一張大票子,非常虔誠的跑了一圈,左右和後方都點了蠟燭,還告訴孩子,法國教會經濟很貧窮,以後在法國教堂,點蠟燭,捐款要大方一點。沒想到,是最後一次。

當然,沒有埃菲爾塔,就不是完整的巴黎

最後,來一個凡爾賽的金圈,女兒特別喜歡凡爾賽,於是也有了後麵初夏的旅行。她喜愛巴黎,是她最喜歡的城市。短短幾年,來了巴黎四次,也在巴黎買了高中畢業晚會的紅舞鞋。

希望世界能恢複完全,不一定是金圈,銀的也行。

居家的日子,感恩曾經的行走和自由。祝大家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