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再見倫敦 (上)
文章來源: 安娜晴天2018-08-06 07:58:53




倫敦, 是曾經一個傷逝的地方,我父親在那裏突然過世。我去那裏處理葬禮, 從此後,再也沒有返回過那裏。盡管倫敦是一個和巴黎,羅馬,紐約齊名的大都市。

心結7年

那個倫敦的回憶。

今年7月,我去了倫敦兩天半,仿佛和一位老友重逢的感覺一般。

安娜明年要高中畢業,她們今年七月一起旅行。三個城市,羅馬,倫敦,馬德裏。 她選擇了倫敦。而且非常不巧, 旅行前的一天,她騎車出事故,還好,沒有骨折。就這樣她堅持著,一瘸一拐地和同學們登上大巴,去了英倫。

老師和我交換了意見,如果安娜在倫敦第一二天走不了路的話,最好的結局是, 我來接她回家。

就這樣,我買了機票到了倫敦。17年後,沒有什麽計劃,重返倫敦。

飛機一早到了倫敦,我坐機場快車,三刻鍾就到了中心。飯店訂在海德公園北麵,地鐵中心線,海德公園原來黛妃的行宮,附近的大門,出了門,一過馬路就是飯店。方便,安全,安靜,我喜歡。

到得早,就把行李,其實一個小包,放在前台,就出門了。

飯店就在中央線, 那麽在倫敦的第一個點就是Trafalgar Square 吧。上午的天空還是很英格蘭,但是這些天都是好天氣,我帶的雨傘沒有上。



看到亞述的神牛,就對大英博物館向往了,盡管這次沒有任何安排。

倫敦的華埠非常出名,就去那裏吃了午飯,旺記燒臘,如同在香港一般。



之後去豆豆店踩點。



也和安娜交流過了,她們第一天基本坐車遊覽,這一天她們出門在外,她一瘸一拐努力跟上同學的步伐。她不願跟我回德國。我說,還有一天時間,如果不行,我明天把她帶回家。

午飯後,我坐公共汽車去安娜的飯店,倫敦南部,買了一袋吃的喝的東西給她,她瘸著腿,不方便采購。

我父親在倫敦去世時,他身邊還有四張英鎊,那時候,我母親給了我,讓我留作紀念。我就把這四張英鎊放了一個紅包,放在安娜的枕下。一放就是17年。



這次出門前,我把三張票子給她,讓她在倫敦開開心心玩,買一件禮物給自己。

在英國生活的人應該看出來,這些英鎊已經不流通了。所以我在那個袋子裏,又放上了幾張票子。

從那裏出來後,我就行走在泰晤士的橋上,喜歡夏日的橋,河兩岸的風情,古老典雅同時現代創新。



下午五點,西敏寺的晚禱,天籟之聲。當年送走父親後,離開倫敦前,我在西敏寺點了一根蠟燭,當然這次重返倫敦,第一根蠟燭還是在老地方,17年了,世界變了,我也變了。



倫敦眼,那時候沒有印象,好像還沒有完成。



我在河的南岸散步,喜歡這個風景,如此喜歡,第二天的下午又來了一趟。



原來是發電廠,如今收藏現代藝術的Tate Modern,這次是畢加索的展覽,上個秋天在巴黎看過




就這樣,坐在一個木長椅上,傍晚夏日的溫暖中,靜靜地望著千禧橋和對岸,如此安詳從容。



坐了有半個小時,上橋,去對麵的倫敦城



對麵就是聖保羅教堂, 第二天打算去那裏晚禱

在河對岸,走路又坐了地鐵,回到華埠,吃了簡單的晚飯,走路去Covent Garden突然在街口看到阿加莎.克裏斯蒂的紀念像。我的第一本阿加莎.克裏斯蒂的書就是我父親送給我的,就這樣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的書。 安娜也繼承了傳統,喜歡本阿加莎.克裏斯蒂的書。 後來我們交流,她這一天去了貝克爾街,福爾摩斯展覽館,和蘇格蘭場。





晚間的Covent Garden一片寂靜



又來到河畔,泰晤士河給我平靜和包容的感覺

走過這座橋的時候,跑過一隊晚跑的人,音樂也跟隨步伐飄揚在泰晤士河上,真的喜歡這種氛圍。



17年後,重返倫敦的感覺,很安詳鎮靜,沒有悲傷和不安。我感覺,安娜能堅持下去,我將會一個人飛回德國。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