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玉帶具沿革: :
文章來源: 海吉它2008-06-27 06:49:42

By蒙娜娜麗莎

<>

玉文化的概念

  古往今來,“玉”字在人們心目中都是一個美好而高尚的字眼。玉器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載體,它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其他任何古器物無法比擬的。玉器在古代社會中既是精神財富,也是物質財富。玉所特有的美麗光澤和溫潤內質使它成為一種超自然物品,被賦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對玉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熱情。

  縱觀中國玉文化八千年的發展史,既古老又年青,至今魅力不減,生命力越來越旺盛,不能不說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跡。現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陳設,不過是尋常裝飾品而已,但它在輝煌的中華文明史上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是中華文明奠基石。它是遠古先民頂禮膜拜的神物,是森嚴禮儀等級製度的象征,是古人審美觀念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文明史,中華民族以“愛玉”和“尊玉”而著稱於世。讓我們發揚光大中國玉文化的優良傳統,以玉比德,以德治國,共同感受中華民族愛玉、尊玉的偉大情懷。


玉文化的概念 玉帶具引言 新石器時代 夏、商、周 春秋時期


戰國、兩漢 南北朝時期 隋、唐 五代 宋代 遼、金、元時期 明代 清代


玉帶具引言

  “帶”作為腰間的束紮物是中國古代服飾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先秦法服的“帶”之“革帶”和“大帶”

  戰國兩漢鉤環帶濫觴

  漢代以後逐步流行“晉式”帶具

  隋唐的金玉帶盛行

  遼、金、元時期絛帶獨具特色

  明代玉帶程式化

  清代革帶基本消失,使用(鬧裝)帶扣、帶鉤的絛帶


    


  革代的束結,早期使用絛帶與絛帶、絛帶與固定在革帶上的環或鉤相係。隨著革帶裝飾功能的不斷增強兼具裝飾和實用功能的鉤、環相連束結方法逐步成為主流,鉤、環、帶上的玉飾也伴隨著時代的變遷,服飾的變革,發生著此消彼長的變化。



新石器時代

  以玉作鉤,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晚期。

  形製趨於簡單,絕大多數沒有裝飾紋樣,鉤呈長方體,出土實物長度在5-8厘米之間,一端為兩麵對穿的大孔,可用於穿係,另一端琢磨成鏟形鉤狀,鉤首部分與後世的鉤首呈反向彎曲 。






返回頂部


夏、商、周

  夏、商,目前沒有發現帶鉤實物。

  西周,應為成型期,但未見實物。


    


返回頂部


春秋時期

  帶鉤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主體是金屬帶鉤,玉帶鉤偶見。

  鉤身短小扁寬或環狀,鉤首鉤相對鉤身而言顯得較大,扁長似鴨嘴,突出鉤括作用,強調其實用性。裝飾性紋飾見有滿布器表的蟠虺紋,紋飾突起呈圓弧狀,器體外邊緣多齒凸狀,給人以渾圓飽滿的感覺,最大特點是沒有鉤鈕。


    


   



戰國、兩漢

  玉帶鉤的發展使用的鼎盛時期。“滿堂之座,視鉤各異,於環、帶一也。” 《淮南子•說林訓》記載了使用帶鉤的普遍與多樣的狀況。根據出土及傳世的情況特別是參考借鑒周曉晶女士位於帶鉤的類型排比方法,分如下8個類型:

  1、四棱體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以戰國為主。鉤身四棱體,邊棱輪廓清晰有平直的切削感,鉤首簡約,大多是馬頭狀抑或隻突出眼部和吻部的龍首,因此也被俗稱為“馬頭鉤”。鉤首相對扁長,留有春秋玉帶鉤鉤首的痕跡。背部有長方形鈕,鈕柱兩側不內縮與鉤身的寬窄一致。



  2、寬體玉帶鉤:流行於戰國中、晚期。基本型製是,鉤首多龍首,鉤身扁寬,背部有圓形鈕。


   


  3、琵琶形玉帶鉤:該種形製可以說是帶鉤的主體型製,從戰國出現以來一直延續到清代。鉤首多做龍首、少量禽首,鉤身至鉤首折彎初開始逐步加寬加厚腹部弧形突起形似琵琶,背部有鈕多為圓形。


  


  4、多節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基本特征是,體量較長大,有多節玉塊組成,中間以金屬條貫穿連接。


   


  5、長形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鉤體修長弧狀,多在15厘米以上,鉤首多龍頭,偶有鉤尾也雕龍頭的,背部有圓形、橢圓形或鈍角長方形鈕,鈕低於鉤首與鉤尾的水平線。


  


  6、禽形玉帶鉤:流行於西漢至東漢。體量較小,鉤首多做禽首(亦見龍首),鉤身弧形隆起鳥身狀,依稀可分辨出雙翼,背部有圓形或橢圓形鈕。



  7、異形玉帶鉤:除上述六中常見的類型外,還可零星見到異形帶鉤,這些代一行帶鉤基本上是為位王侯貴戚所作的精品,製作精美,標新立異,用來標榜自己特殊的身份。



 8、金玉合體帶鉤:流行於戰國。以金、銀、銅等金屬做鉤體,表麵再覆以鎏金、錯金、包金等工藝,並鑲嵌若幹玉塊、金玉結合,華麗精美。



  戰國時期玉帶鉤製作工藝精良,棱角分明,常以簡練的線條勾畫動物形象,具有抽象的意味,給人以嚴謹、規矩的總體印象。

  漢代特別是西漢中晚期到東漢,題材豐富,造型多樣,線條流暢,動物形象地塑造從抽象逐步演變到具象,給人以靈動、細膩的印象。


  


  東漢後期,中國北方地區的匈奴、東胡等少數民族革帶的係結有別於中原地區,他們使用帶鐍來扣結,所謂“鐍”就是有舌的環,同時革帶的鞓上裝是銅牌。


   

    


  蹀躞帶是帶鞓上垂下係物之帶,始見於東漢,蹀躞帶在公元3-5世紀(兩晉時期)非常盛行,以至於後來人們稱這種帶具為“晉式帶具”。


    



南北朝時期

  以蹀躞帶為主要形製,主要材質為金屬,也有非常精美的玉質蹀躞帶出土以及帶扣相對的牌飾 。


    


  從現有的資料分析,使用玉質帶具的人身份地位極高,因此,從選材到製作都十分考究,均選用上好的白玉,絕大部分玉銙表麵沒有裝飾紋,拋光好,玉銙(包括上博收藏的白玉龍紋鮮卑頭)的正麵四邊打若幹穿孔,用金、銀等貴金屬將玉銙固定在帶鞓上,個別玉銙使用透雕工藝,裝飾在革代正麵顯著位置,以增加其整體裝飾效果。



隋、唐

  隋代基本繼承了南北朝的帶具形製。 以蹀躞帶為主要形製,玉帶具出土不多,以僅見的出土實物考證其工藝與裝飾風格與南北朝時期相比無大的變化 。

  唐代玉具帶的濫觴期。有唐一代各時期風格略有不同。初唐基本延續北周、隋代的風貌,自中唐以後,其形製、裝飾風格、製作工藝、帶銙與革帶的聯結方式變化較大,形成獨特的時代風貌 。


   

    

    


  唐代帶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以材質和銙數來區分等級,等級最高的是十三銙玉具帶。
唐代包括唐代之前流行的蹀躞帶都是單扣單鉈尾帶 ,唐代開始出現零星雙扣雙鉈尾帶,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武士像的腰帶就發現雙鉈尾帶。雙鉈尾帶為周鞓裝銙提供了可能,雙鉈尾帶自宋代開始逐漸流行,金代已成定製,明代隻有這一種帶式了。





  唐代玉帶具圖案藝術特色十分鮮明,多為伎樂人物、花卉、動物,許多紋飾具有中外文化融合的信息。


         


  唐代玉銙圖案碾琢工藝也有獨到之處,先在帶銙的正麵碾琢出主體圖案的輪廓,再從帶銙的四邊向內斜刻至主體圖案,在邊緣和圖案之間形成凹池,以此方式突出主體紋飾,讓人有主體紋飾的浮雕感,這種技法被後人稱為“池麵隱起” ,常見短小較寬的陰刻線紋表現細部,線紋多平行放射狀。玉銙的邊緣為梯形,背麵有多對象鼻孔,用於穿釘將其固定在帶鞓上,改變了以前正麵對穿打孔的做法,為圖案整體化提供了可能,並沿用到後世。
 
  唐代帶具的鉈尾與帶鞓連接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在鉈尾方型的一側橫向切出一凹槽,將帶鞓夾嵌在其中,再以金屬釘固定。二是,把鉈尾方形一端反麵剔掉一層,使其變薄,並在上麵加鑽象鼻孔,將帶鞓末端用金屬釘固定 。


 


返回頂部


五代

  在成都前蜀王建墓出土龍紋玉帶,是目前唯一有準確紀年的五代玉帶具,從這副帶具可以看出:
雙鉈尾排方玉帶

  淺浮雕工藝,呈現池麵工藝的孑餘

  龍紋開始折轉,向三停九似發展,尚未形成整體繪畫畫麵結構


    



宋代

  沿用唐製,但從出土和傳世的實物數量看,遠遠少於唐代,原因,一是,此時中國西北地區戰亂頻仍,玉材來源通道遠不如唐代來的暢通。二是,宋代尚金。

  宋代雖然流行金帶具,但玉具帶仍然是最高級別,是身份等級的昭示物、帝王重要獎賞物、邊國異族世家的進奉物。


 


  特點:基本繼承了唐和五代的形製,帶銙的數量減少體量增大,尤其是鉈尾加長,帶銙側麵地梯形坡度減小近乎垂直。紋飾方麵,外來文化影響因素已經融合,不再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情,特別是“胡人”形象基本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文人雅士,主體紋飾周圍不再用細小的裝飾線紋圍繞,因而使得主體紋飾的裝飾效果更加突出。陰刻線紋從平行短小而演變為隨刻畫主題需要而彎曲流轉,因此給人以流暢飄逸之感。

  工藝技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特別是方銙有兩個方麵變化,一是減小了“池麵”的深度,二是恢複了透雕技法。透雕技法比北周時期更加成熟、細膩,例如,荔枝紋、毬路紋就是借助透雕技法完成的。出現桃形帶板。




遼、金、元時期

  遼(公元907-1125)是契丹貴族建立的政權,金(1115-1234)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遼、金政權存在的時間分別與北宋、南宋大致對應。元代(公元1260-1368)是北方蒙古民族建立的朝代。
 
  遼代的帶飾形製沒有嚴格的規定,不同大小、不同質地飾物可以同時裝飾在同一條帶上。

  金代則“其束帶曰吐鶻。……吐鶻,玉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間置於前,大者施於後,左右有鉈尾,納方束中,其刻啄多如春水秋山之飾。金代帶具已有定製,雙扣雙鉈尾帶已經成為唯一,奠定了後世帶具主流樣式基礎。

  “元初立國,庶事草創,冠服車輿,並從舊俗。…近取金、宋,遠法漢、唐 。” 主要取金代帶製,以玉為最高,元史輿服誌載皇帝的帶具數量二十四枚。

  遼、金、元官服玉帶具不發達,以常帶為主。


   


  遼、金、元時期最具特色的是反映“四時捺缽”紋飾的玉帶具 。其中“春水”和“秋山”紋樣最多,主要用於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們參加春捺缽、秋捺缽活動時佩戴。

  春水紋樣:春獵之水,縱鶻捕鵝、雁。
  秋山紋樣:秋獵於山,射鹿、熊、虎。


 


  遼、金、元時期最具特色的是反映“四時捺缽”紋飾的玉帶具。其中“春水”和“秋山”紋樣最多,主要用於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們參加春納缽、秋捺缽活動時佩戴。

  玉帶具的主要種類:帶鉤、絛環、蹀躞帶穿等。證明該時期“常帶”(絛帶)是主要帶具。金玉帶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在特殊場合使用,其數量大大減少。


  

  

    

  

           


  遼、金、元時期紋飾主題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亦有所區別遼金早期主題紋飾比較單一,隻有天鵝(或大雁)和鶻,周圍沒有花草裝飾,以浮雕的方式突出主題,用較粗的陰刻線紋描畫細部,環的特征較為明顯。金代晚期至元代,尤其是元代,在鶻、鵝的周圍加了許多花草裝飾,采用多層透雕的技法,層層密密,加大了縱深感、裝飾感。有人將這種層層密密的風格總結為“密不通風”此時環的特征已不明顯,僅在器物的背麵保留環狀,器物的兩側,各有一缺口(大部分是缺口都有破壞畫麵的情況),一側略大用於承鉤,另一側稍小用於與帶固定。

  玉帶具的紋飾題材範圍明顯增加,龍、螭、人物、花鳥、走獸、花果、龜遊、連珠等都是常見的紋飾,紋飾凸起較高,立體感強,方銙的體積較大且厚重,出現倭角,蹀躞環飾使用普遍,整體藝術風格是粗獷中見精細。

  對應“絛環”的帶鉤,遼金時期不多見,元代帶鉤的特征是:形製相對單一,多為琵琶形,體量較大厚重,鉤首較長,鉤首轉折的弧度較小,背部多長方橋形鈕。


   

 

 

   



明代

  玉帶完全程式化,“革帶前合口出曰三台,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明張自烈《正字通》)(圖四十三)此時的玉帶具已經完全是身份地位的昭示物,基本沒有使用功能,出土、存世數量很龐大。  

  常見紋飾:雲龍、雲鶴、花卉、動物、人物、雜寶等。
 
  明前期,玉帶具製作較為精良,如山東、南京等地皇家貴族出土物就屬此類。明中期以後,特別是嘉靖、萬曆時期,製作粗糙,以龍型為例,身軀細瘦,細部刻畫潦草,拋光簡單,可以稱為”粗大明“的代表作。


  


  明代出現新的帶具品種,集鉤、環功用為一身的“帶扣”,也有人稱為“絛環”或“鬧裝絛環”。從形製上看,這種帶扣應該用於日常生活中紮係的絛帶上。明代至清初,由於是新的品種,人們既喜愛又重視,因此選料講究、製作精心,見有不少精品傳世。整體敦厚,多兩側對稱浮雕龍紋、螭紋、花卉等。到清代逐漸退變,演變成透雕薄片狀,鉤短小,代表環的孔洞也較小 。


 

 


  另外還有些異型帶扣,如單體雙鈕帶扣、連體帶扣等。 


      



清代 

      由於服製的變化,革帶係在補褂之內,其身份的標誌作用不再具備,因此逐步退化,帶銙基本無存,僅存帶鉤、帶扣其作用和明代基本相同。從可觀的傳世品數量上看,可能相當一部分帶鉤已經從實用轉為陳設。這種帶鉤特征是:體量較大,鉤首短胖,多為龍首,鉤身浮雕蜿蜒麵向龍首爬行的螭龍,似母子對望。其裝飾性遠遠大於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