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曆史上幾位不能領獎的獲獎人【組圖-視頻】
文章來源: StillH2ORunDeep2010-12-08 16:52:42

諾貝爾和平獎99年的曆史中(1901年至2010年),和平獎98次被授予個人,

23次被授予團體。

根據美聯社報道,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秘書Geir Lundestad在接受采訪時指出, 

史上發生過幾次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本人無法親自到場領獎的情況。

曆史上第一個不能親自到場領諾貝爾和平獎人是德國記者和和平主義者

Carl von OssietzkyOssiettzky伯爵當患重病,納粹當局限製他得離開德

, 不能出席1935年的領獎儀式。

Carl von Ossietzky1889103 - 193854日)是一位激進的德國和平

主義者。他於1931年因公布德國涉嫌違反凡爾賽條約重建空軍的細節,及在蘇聯訓練

飛行員而被判叛國罪和間諜罪。後被關進集中營。19365月,他在蓋世太保的監視

下因肺結核被送進醫院。仍處於警方拘留中的Ossiettzky,於193854日死於肺

結核及在集中營遭受虐待導致的後果。

其女兒Rosalinde von Ossietzky-Palm1990年曾上訴,但德國聯邦法院於1992

年堅持對Ossiettzky的裁決。(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von_Ossietzky

在冷戰年代, 當時的蘇聯對國內和東歐的異議人士采取密切控製。1975年,

蘇聯物理學家安德烈薩哈羅夫因被蘇聯禁止離境領獎,隻能由其夫人代表接受  
貝爾和平獎

薩哈羅夫在蘇聯研製氫彈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53年獲科學博士學位,被選為蘇聯科學學會的會員,
並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榮譽。從
1960年代開始活躍於政壇,關注他工作所牽涉的道德和政治問題, 反對核武
器擴散。參與促成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在
1963年的簽署。

1967年當反彈道導彈成為美蘇關係的重要議題時,薩哈羅夫寫信給蘇聯領導人認為蘇聯應該接受美國的建議,
雙方共同放棄對反彈道導彈的研發。他被禁止在蘇聯出版書籍討論這個議題。
1968年後薩哈羅夫被禁止參與
與軍事有關的研究
, 因其關於反彈道導彈是核戰威脅的主要因素的文章作為地下出版物被傳播並在蘇聯境外出
版。在
1970年代,他與瓦列裏·查裏茲和安德烈·特韋爾多赫列博夫共同創立莫斯科人權委員會,並因而麵對當
局更大的壓力。

1972年,薩哈羅夫與同為人權行動主義者的葉連娜·邦納結婚。他於1975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被蘇聯禁止
離境領獎,他的妻子葉連娜在頒獎典禮上代他宣讀演講辭。

薩哈羅夫的社會發展理念,使他致力於將推動人權作為政治的基礎。1980年他因為示威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而
被捕,隨後被流放。在
1980年至1986年間,薩哈羅夫受到蘇聯秘密警察的嚴密監視,在他的回憶錄中他聲稱他
在高爾基的寓所經常被搜查和搶掠。
1986年,由於戈爾巴喬夫的開放政策,薩哈羅夫被釋放。

1988年,薩哈羅夫獲得國際人道和倫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Humanist and Ethical Union)頒發的國際人道主義獎。
之後,薩哈羅夫協助了蘇聯最早的一批獨立政治組織的成立,並成為蘇聯反對勢力中主要一員。
19893月,薩
哈羅夫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的成員,成為民主改革勢力的領導者之一。薩哈羅夫於
1989年死於心髒病發,終
68歲。(摘於http://eltonzeng.blog.hexun.com/28712551_d.html)

1983年,由於波蘭政府的限製,波蘭勞工袖瓦文薩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隻能由夫人

Danuta Walesa代為接受。 

瓦文薩,波蘭政治活動家, 著名的團結工會領導人,波蘭共和國總統(19901995)。1981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198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瓦文薩1967夜校畢業後即進入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任電工。1970,他參與組織了一次罷工 80名工人死於防暴警察鎮壓。瓦文薩因被指控犯有反社會主義罪入獄一年。1976,瓦文薩在造船廠征集簽名,要求為死難工人立紀念碑,因此被開除。

當造船廠於1980再度發生罷工時,瓦文薩成為罷工的領導者。格但斯克及波蘭各地陸續有其它罷工響應,由瓦文薩所領導的作為波蘭工會聯盟的團結工會於1980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成立,團結工會主張非暴力的反抗模式。團結工會的出現及持續的存在,不隻是在長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一黨專政的波蘭所前所未見的,也是在由蘇聯統治的東歐集團共產主義國家前所未見的。

1989,以團結工會為首的聯合政府上台。瓦文薩在1990當選總統,1995競逐連任但落敗。(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E%B1%E8%B5%AB%C2%B7%E7%93%A6%E6%96%87%E8%90%A8

Dec. 5, 2008Walesa is hosting a handful of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s to mark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his Nobel Peace Prize during a gathering of Nobel laureates in Gdansk, Poland (AP Photo/Czarek Sokolowski) 

1991年,緬典的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女士諾貝爾和平獎, 鑒於軍方

政府采取的措施,該獎由其兒子代為領取

昂山素季是緬甸提倡非暴力民主的政治家。1990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

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

20101113日終於獲釋。1990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65歲的昂山素季女士20101113終獲自由。

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波。

 

劉曉波(19551228-)是出生於吉林長春中國作家, 持不同政見者, 著名政治犯
曾任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講師, 獨立中文筆會第二屆及第三屆會長。2010獲得諾貝爾和
平獎
,表彰他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

198942764,劉曉波在北京參與六四事件,是發起者和天安門四君子之一。
1989
6619911月因參與六四事件,被判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而入獄。六四之後
著書立說呼籲政治改革,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爭取
中國基本人權,多次被捕入獄。在
2008
發起《零八憲章》。在2009因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剝奪政治權利
兩年,目前在遼寧省錦州監獄服刑。
(摘自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8%98%E6%99%93%E6%B3%A2

 

劉曉波雖然不是第一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人,但是唯一的身陷囹圄的獲獎人。

雖然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在國內被封鎖,但在消息宣布的當晚,

仍有部分支持者聚集在劉曉波夫人劉霞的家附近舉行了短暫的慶祝。

當局很快即采取行動,禁止記者接近劉霞的家進行采訪

Nobel Winner's Wife Hopes to Collect His Award

 

劉霞很快也被禁止外出

香港民眾舉行示威活動,要求釋放劉曉波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儀式, 由於中國政府的限製,劉曉波本人和其夫人將
都無法出席。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秘書Lundestad認為這種限製不會阻礙頒儀式
的進行。他表示,如果
劉曉波及其家人不能出席頒獎禮, 1210日將如期舉行
盛大頒獎禮,
授獎儀式的主席台將有把空椅子和劉曉波的肖像。Lundestad又指
出,沒有什麽比無人前來領獎的訊息更強烈,這是最強而有力的說明。
裔小提
琴家張萬鈞(
Lynn Chang受委員會邀請,將在儀式中演奏兩首中國民謠《茉莉
花》及《彩雲追月》。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在近些年來由於其授獎的人選受到種種批評,甚至指責。
挪威議會諾貝爾委員會主席
Aase Lionaes夫人在1975薩哈羅夫獲獎儀式的
頒獎詞中的一部分講話,早就對這種批評做出了回答:
 


Aase Lionaes夫人並在致頒獎詞中回顧了諾貝爾和平獎建立的最初宗旨後指出,
如可以預料的,諾貝爾委員會對於獲獎的前提的解釋
隨著社會對和平概念的變
化而有變動。

諾貝爾委員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獨立於任何國家機關,政黨,團體或個人。
其決定的基礎完全遵循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的意圖。委員會將忠實其職責,
不會受任何方式的影響

諾貝爾委員會的網頁今年還開創了一件與以往曆屆宣布得獎人不同的先例,
公布了委員會收到的大量電子信件,

體現了世界各地人們對劉曉波獲獎的強烈反響(http://nobelpeacepriz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