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枚:地鐵的慢車和快車(12-18-16)
文章來源: 亞特蘭大筆會2016-12-25 17:36:22

下午,女兒建議我去COSTCO買雙拖鞋,我拿上地鐵卡就出發了。COSTCO是我喜歡的商店,那兒的東西質量好,價錢也便宜。每次去那兒買東西,看到的購物人好像都是些掙錢不是太少,可花錢不是太大方,文明程度還可以的模樣。這讓我覺得我的血汗錢,一定不會浪費。

我出門過街找到往三十六街costco 方向開的地鐵站,進口處,飄著橫攔著的黃塑料帶,就像出事故時,警察叔叔保護現場用的攔截帶一樣。轉臉一看,路這邊,相距幾步遠的兩個出口,都攔著相同的黃塑料帶。天寒地凍地,穿過馬路容易嗎!我身體中的中國人的衝動,幾乎讓我想掀起黃塑料帶,鑽過去了。可是在美國多年生活的頭腦卻告訴我,必須回頭,再穿過馬路,到街對過的地鐵站找答案。

街對過,是與去COSTCO相反方向的地鐵站。我走下了兩段下行的台階,到了站外的鐵欄圍著服務間。一問工作人,才知道,今天R線往COSTCO方向的車,隻停大站,EXPRESS ONLY。女兒住的社區附近的地鐵是個小站,不停。那些個黃塑料帶,就是叫大家別下去。那我怎麽辦呢?我要先朝反方向,坐一站,到大西洋-霸克來站,那兒是個大樞紐站,到了那兒後,再換乘回頭的R車去COSTCO附近的車站。嗬嗬嗬!條條大路通羅馬啊。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的名言:真需要個學位,才能乘得通紐約地鐵;可能需要個碩士,才能開開地鐵;大概需要博士級別才能管理調度地鐵;想想設計紐約龐大地鐵係統的,大約是個博士後等級的人物了吧。

上次到紐約來,我乘地鐵去JFK機場,在路上,遇到一位金發年輕女人也去機場,我們兩人互相提醒著到了何站,還有多少站,再一問她,她是從歐洲的爪哇國來的,到紐約布朗區看朋友來了。她去過倫敦巴黎,她說紐約的地鐵設計得太符合邏輯了,太好乘坐了。而倫敦巴黎的地鐵則不可理喻,難乘,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