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高血壓的故事
文章來源: 閑人忙人2016-03-08 19:17:54

隔壁老王的故事

老王是我的中國鄰居,中年,微胖,在車行任銷售經理,工作繁忙,周末也得上班;老婆賢慧,兒女雙全,也算是人生幸福了。

前一陣,老王愁眉苦臉地來找我谘詢,說這一陣子老頭痛,在家自己一量,血壓還高;去年體檢時量過一次,也高。“我是不是得高血壓了?這該怎麽辦?”

我拿出血壓計給他一量,145/95 mmHg, 可不是高嘛!

老王是不是得高血壓了?

高血壓到底是什麽?

血壓是指血液在人體血管內循環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好比自來水管道裏水流對水管壁產生的壓力一樣。當水壓(血壓)太低時,水流(血流)到不了該去的地方,會造成某些地方缺水(身體內的某些器官血液灌注不足);相反,當血壓太高時,又會衝擊血管壁,甚至造成血管爆裂,損害心、腦、腎、眼等敏感器官。所以,把血壓控製在一定範圍內,非常重要

血壓的讀數包括兩個數字,上麵大的是收縮壓,下麵小的是舒張壓。很多情況可以使血壓暫時升高,比如運動、發燒、情緒激動、緊張等等,所以看是不是高血壓,一定要在安靜狀態、心平氣和的情況下量,在不是同一天的三個不同時間量,都高於140/90 mmHg,才能診斷是高血壓

老王去年體檢時量過一次,自己在家量過一次,在我這又量了一次,三次均高於140/90 mmHg, 所以,可以診斷他有高血壓了。

老王一聽,很緊張,問:“我才40多歲,怎麽就得高血壓了?是遺傳的嗎?還是與飲食有關?”

高血壓是遺傳的嗎?

高血壓,分為繼發性與原發性兩種。

繼發性,就是由其他疾病所導致的高血壓,比如腎上腺和腦垂體的腫瘤、腎動脈狹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等。這些疾病,除了血壓高,大多還有其他症狀,抽血化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也會顯示出來。青少年發現血壓高,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排除由其他疾病所致的繼發性高血壓,也隻有治療了引起的疾病,高血壓才能真正得到控製。

而原發性高血壓,其實就是指原因不太清楚的高血壓,由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與種族、年齡、體重、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吸煙、焦慮、藥物等都可能有關。原發性高血壓占了高血壓的90%以上,一般中老年發病的高血壓大多是原發性高血壓,但年輕人中也有。象老王這樣中年階段,正是許多高血壓病人開始表現出來的年齡。

老王又問:“那我該怎麽辦呢?要吃藥嗎?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麽呢?”

高血壓該怎麽辦?

具有高血壓遺傳傾向的人(父母或近親患有高血壓),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血壓,減少可能的高血壓並發症的發生(如腦卒中、腎功能損害、冠心病、心衰等)。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 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低脂飲食,多蔬菜水果,尤其重要的是低鹽飲食:201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鈉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300mg(約為5.8g 食用鹽)。低鹽並不隻是炒菜時少放鹽,還要注意其他高鹽的調味料如醬油、蠔油等,少吃醃製食品,購買零食時也要注意其中鹽的含量。

2.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和鍛煉:高血壓患者以中等強度運動為佳,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運動方式,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量力而行,不建議劇烈運動。

3. 控製體重:體重超重者應減肥

4. 戒煙

5. 限酒:女士及65歲以上男性,葡萄酒不要超過每日一杯;65歲以下男性,葡萄酒不要超過每日兩杯

6. 充足睡眠,避免焦慮:學會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避免緊張與焦慮

高血壓還需對症下藥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患者絕大部分還會需要降壓藥物的治療。美國醫生協會2014年高血壓治療指南推薦:60歲以上,當血壓高於150/90mmHg時,就應開始藥物治療;60歲以下,當血壓高於140/90mmHg時,就應開始藥物治療。

治療的目標:一般患者,60歲以上,血壓控製在150/90mmHg以內;60歲以下,血壓控製在140/90mmHg以內;伴有腎髒疾病、糖尿病、病情穩定的冠心病及腦血管病患者,血壓應控製在130/80mmHg以下。

老王血壓已經常高於140/90mmHg,而且還伴有明顯的頭痛症狀,應馬上開始藥物治療,將血壓降下來。

老王問:“我媽也有高血壓,吃某某藥控製得很好,要不我借她的藥開始吃怎麽樣?”我知道他工作忙,不願意請假去看醫生,想自己找點藥對付過去就行了。

常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拮抗劑(ARBs),b受體阻滯劑,a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中樞性降壓藥。每種藥物有不同的特點和副作用,適用於不同的人。對別人有效的不一定對你有效,反之亦然。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壓藥,不要“借用”別人的藥。

老王聽從了我的意見,第二天去找醫生開回了降壓藥。兩個月後散步的時候我又碰到他,問他:“你高血壓怎麽樣了?”

他歎口氣說:“甭提了!我吃了一個多月的降壓藥,血壓降了下來,頭也不痛了。我以為高血壓已經好了,就把藥停了。這兩天頭又開始痛,一量,這不,血壓又上去了!”

“哎呀,你怎麽能自己隨便停藥呢?高血壓藥不能隨便停的!”

高血壓常需終身服藥

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不象感冒、急性腸胃炎等急性病那樣,好了就不需要再吃藥;相反,高血壓患者一般都需要終身服藥治療

突然停藥,會造成血壓反彈性升高,而這種血壓的波動,相比於血壓高,危害更大。高血壓患者血管壁的彈性和調節能力比正常人差,劇烈波動的血壓對血管壁造成的衝擊無法得到緩衝,發生腦出血/腦梗塞的危險可達到血壓控製良好者的6.2倍!許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就是因為自己隨便停藥,停出了大事!

換句話說,原發性高血壓是沒辦法“根治”的。血壓正常是藥物控製的結果,並不是高血壓“被治好了”。那些宣稱可以“治愈高血壓”、“終身無需再服藥”的,一定都是江湖騙子,不要相信。

有一些患者,如果血壓長期控製在正常水平,且長期保持穩定(一年以上),生活方式等其他方麵也趨於健康(如低脂低鹽飲食,肥胖者體重有明顯下降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劑量;減量的過程應非常緩慢,且嚴格監測血壓,防止血壓產生大的波動。

隔壁老王,人到中年,雖然患有高血壓,但隻要健康生活並規律服藥,將血壓控製在滿意的範圍內,依然可以美好生活,享受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5-2020 (Eighth Edition). Http://health.gov/dietaryguidelines/2015/guidelines/

2. 2014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JAMA 2014; 311(5): 50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