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錯過君主立憲良機
文章來源: 謝盛友2022-09-10 12:50:27

中國錯過君主立憲良機

在基督文化裏我們特別強調《聖經》,我們認為所有權威都來自《聖經》,所有人在神麵前都平等,包括教皇與國王。

我在海南島文昌縣的農村出生長大,出國前在中國大陸時,至少兩件事非常震撼我的內心:1977年恢複高考後,我的一個中學同學每次高考成績優秀,考分到達重點大學分數線,由於他腿部殘疾,走路有些歪,體檢不通過,77、78、79年都沒有被錄取。我問主管部門,官方說的人人平等,真的假的?沒有一個人能回答。

後來我在廣州中山大學讀德文,當閱讀到德國憲法開宗明義:人的尊嚴不可侵犯。我無語我痛苦地思考,為什麽憲法的第一句話寫成這樣。

蔡定劍教授英年早逝(於2010年11月22日在北京不幸逝世),臨別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憲政民主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德國著名思想家腓特烈·瑙曼(Friedrich Naumann ,1860-1919)有一句至理名言:“隻當個人參與,自由社會才能成長。”(Erst wenn der Einzelne sich einmischt, kann eine liberale Gesellschaft wachsen.)瑙曼的政治思想影響了他的同代人,包括中國人非常熟悉的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沃爾夫(Theodor Wolff)和普魯斯(Hugo Preuß),他們這些人起草了《魏瑪憲法》(Weimarer Verfassung),這是德國曆史上的第一部付諸實施的民主憲法。《魏瑪憲法》建立起了一個議會民主製和聯邦製的共和國,現今的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憲法(《德國基本法》)仍保留著魏瑪憲法的部分章節。《魏瑪憲法》是第一部明文規定公投製度的憲法。《魏瑪憲法》還抽象明文規定了社會國家製度中,個人應享有的社會福利,與同期憲政國家相比,魏瑪共和國公民的福利多了許多,而且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公民也有一定照顧義務的概念。

自由的個人和社會,都麵對著國家機器。有智慧的謙卑者設計的憲法,使得國家這台機器,讓公民熟練地操作和運轉這台機器,若有可能,還繼續發明和創造新的機器;有智慧的傲慢者設計的憲法,使得國家這台機器,接納“人民”作為這台機器的一部分(比如被當作“齒輪或螺絲釘”),被這台機器所奴役。

我主張,人的尊嚴通過個人的獨立自主而得到保障;社會通過個人的理智而得到進步;民主通過公民社會的成熟而逐漸成熟;自利的資本主義通過社會自由主義而得到改善。

所以,我認為,在自由的市場競爭下,國家這台機器應該進行適當的幹預和監督,而且,國家這台機器應該為公民提供一個盡可能相同的起跑點,即機會平等,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家境貧寒而影響他(她)的發展,國家這台機器應該資助窮人上學,把他們帶到一定的起跑線上,以能與條件更好的人競爭。

國家哪裏來錢呢?高稅收!因為弱勢公民擁有享受一定程度福利的權利,因此,國家這台機器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

在歐洲三十五年的思考、加上十幾年的從政實踐經驗告訴我,君主立憲比較合適中國。百日維新百年痛苦,中國錯過戊戌變法良機。

大清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最初由慈禧太後默許、光緒皇帝主導,深入經濟、軍事、政治及官僚製度等多個層麵,希祈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後期改革過於激烈,加上光緒皇帝有意通過維新派奪回權力,且有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建議將慈禧太後囚禁、暗殺等傳聞,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當權保守勢力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曆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逃往天津,梁啟超逃入日本駐北京大使館,譚嗣同等維新人士陸續被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新當政,引發了民間輿論支持孫文和黃興等更為激烈的革命主張,推翻帝製,建立共和

我始終認為,沒有宗教信仰(並非一定要基督教)的支撐,國家不可能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