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沿海城市群 呈現城港互動新格局(組圖)
文章來源: 78級興趣2008-04-26 15:21:07
《海峽西岸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近日獲得國家批複。該規劃顯示,以福州、廈門、泉州為中心的海峽西岸沿海城市群空間發展日益由中心城市為主體的城市帶動,轉向城市和港灣互動的雙重帶動。

福州市於2004年提出,從濱江型城市向跨江型城市發展,最終實現濱海型城市的目標。


福州近貌


為此,福州大力推進新區建設,以用地麵積21.7平方公裏的金山新區、規劃麵積5.6平方公裏的鼓山新區、規劃麵積20平方公裏的大學新區為重點,實施“東擴南進西拓”戰略,中心城區由5年前的91.5平方公裏提高到現在的182.36平方公裏。

綜合來看,福州未來城市發展,是將福清、長樂等與福州老城區貫通起來,形成大福州經濟圈。


廈門城市空間發展以“優化本島、拓展島外、集約高效、持續發展”為指導方向,走一條島內提檔次,島外擴規模,農村城市化的道路。1980年,廈門市城區麵積僅13平方公裏,如今約為150平方公裏。



廈門近貌

泉州市“東進、南下、西拓”擴展城市空間,建成區麵積也從2000年的40平方公裏發展到現在的86平方公裏。




另據福建省建設廳統計,隨著城市群發展空間的增大,福建城鎮化水平整體得到提高,城鎮化率接近50%,高出全國4.1個百分點,城區麵積由2000年的1084平方公裏增至去年的1863平方公裏。

城市群還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承載效應。廈泉漳城鎮密集地區,土地麵積占全省的20%,總人口和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占全省的40%和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