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讓家有殘疾兒童的父母流淚的文章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7-10-29 19:03:14
文作者是Emily Perl Kingsley,她為美國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寫了三十年的劇本,她生了一個患有唐氏症(癡呆兒)的兒子。在這篇文章中她用充滿智慧和幽默的筆觸寫下了撫育一個殘疾孩子的感悟,給千千萬萬有同樣經曆的父母帶來了淚水,也帶來微笑。這篇文章在美國被廣泛用在各種殘疾兒童協會、組織的宣傳資料中。
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熱淚盈眶,感動之餘把它翻譯成了中文,希望它也能觸動以讀寫中文為主的為人父母者的心靈。

           * * * * * * *

           歡迎來到荷蘭

我經常被問到帶大一個殘疾孩子的體驗--為了幫助沒有這種特殊經曆的人們明白那是什麽感覺,我把它形容成是這樣的……

當你準備生個孩子時﹐就像是要策劃一次激動人心的旅行——去意大利。你會去買一堆旅行指南﹐然後做好精心策劃:角鬥場、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威尼斯泛舟……你也許還會學幾句有用的意大利話,一切都是那麽令人興奮。

在數個月的熱切等待後﹐這一天終於來了,你打好包上了路。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了,空中小姐走進來說:“歡迎你來到荷蘭。”

“荷蘭﹖﹖”“怎麽會是荷蘭﹖我要去的是意大利﹗我現在應該在意大利,我一生的夢想就是去意大利!”

但是此次飛行的計劃變了。他們降落在荷蘭﹐而你必須留在那兒。

他們並沒有把你扔在一個可怕的、肮髒的、齷齪不堪的地方,這裏並沒有充滿害蟲、饑餓、和病菌。

這隻不過是一個不同的地方。

於是你必須出去買一些新的旅行指南,你必須去學一種全新的語言,並且你將會結識一群以前絕對不可能遇到的新朋友。

這隻是一個不同的地方。它的生活節奏比意大利慢一些﹐不象意大利那麽風光。但是當你在這兒住了一段時間並慢慢緩過氣來之後﹐你環顧四方——你開始發現荷蘭有風車,荷蘭還有鬱金香……,甚至還有Rembrandts(一位大畫家)。

但是你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忙於往來於意大利……並且所有的人都在向你誇耀他們在那裏度過了多麽美好的時光。在你的餘生,你會說﹕“是的,我本打算去那裏的,那是我一直計劃要去的地方。”

這份痛苦永遠、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會消失……因為夢想破滅的打擊是沉重的。

但是,如果你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去哀悼你沒能去成意大利,那麽你就永遠也沒有心靈的自由去享受那些及其特殊的、及其可愛的事物---屬於荷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