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的出路在扒掉高鐵
文章來源: 大號螞蟻2017-01-06 06:38:25

有中國網友說什麽大都市不能走汽車,必須地鐵高鐵雲雲。根本就沒有認真讀帖和思考。還是那句話,城市化是對的,都市化是錯的。都市化是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大公交是對已經存在的都市的無奈,維持。而這種維持又加劇了都市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美國以大公交為必須的或者主體城市交通的其實就兩個都市,紐約和波士頓。都是早期殖民地時代的產物。高樓大廈是交通和信息都還落後,但是工業化又要求更多的協作的時代的需求的結果。真正良好的交通是以綜合交通時間來衡量的,而不是以階段速度。有效人口密度也是以時間來衡量的而不是以距離來衡量的。或者說現代交通是以麵對麵,網對網交通為模式的,而不是以點對點交通為模式的。前者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乃至效率是後者不可比擬的。但是前者的技術要求尤其管理要求也是遠超後者的。但是當今世界已經發展到了擁有足夠的技術條件,如果還去追求後者的話,就好比當年把馬車做到極致跟火車比。

換句話說,高鐵地鐵等大公交的確緩解了大都市的交通問題,但是這都是揚湯止沸。根本問題是就不應該也不需要建設大都市。五十萬人口的城市足夠形成完整的分工和生活配備。五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絕大多數人和城區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和到另外一個城市沒有區別。經濟發展平衡,生活資源分配平衡的話,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擁擠到主要都市,隻需要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就好了。若幹個城市取代一個都市,但散布得更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並不很遠,於是高鐵完全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和市場。因為每一個點,城市,並不大,城市間的停靠距離又不遠。如果需要到更遠的城市群去,又有飛機。甚至城市和城市之間也不是點對點的交通,而是這個小區到那個小區的多點/麵/網對多點/麵/網的交通。公交的效率和方便程度完全不足以應付主流市場。說到這,是不是耳熟?這就是美國二戰以後的交通發展模式。當然不完美,尤其有些曆史遺留的問題,但是大方向是如此的。

那麽中國呢?改革開放之初,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也是想把縣鎮城市化,而不是把縣鎮毀了,都塞到都市裏去的拉美化。但是六四以後,為了GDP,為了執政的合法性,就管不了那麽遠了。現在都市化也走到了問題紛紛顯露的時候,也是時候撥亂反正了。又有中國來的網友大呼什麽匯率啥時候一比一百雲雲。管製的匯率也許很長時間會想中國大都市的房價一樣不垮,但是大家心裏都明白,真得永遠不垮嗎?而實際購買力匯率早就到一比一百了。比如房價,一比二百都是有的,其他如教育醫療養老汽車乃至衣裝都有遠超官方匯率的差距。而造成這些的一個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都市化。利益集中而不是分配,必然導致都市化,也必然導致高房價。簡單算算,雖然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宜居國土麵積比美國少,人均可能隻有美國的七八分之一。但是中國的主要人口居住條件是什麽呢,三十層公寓樓。美國呢,三層獨樓獨院。人均用地差距七八十倍。就是因為嚴重都市化,毀滅縣鄉鎮,催大中心都市的結果。實際利用的土地隻是大都市的土地而不是全中國的土地。否則,中國的居住條件雖然比不上美國,但是也絕對應該是以湯浩和三幾層小公寓為主的,更不要說絕對不應該出現這麽多的地王天價房。

現在中國麵臨必須加快發展內需來維持經濟發展,又必須改革經濟體製分配體製來維護社會穩定。產業結構必須調整又很難馬上調整的矛盾,可以在去高鐵的戰略下有效解決。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可以為許多現有產能提供出路,逐步實現人口和產業的疏散和轉移。所以中國的出路不在一路一帶這樣虛無縹緲的產能出路,而在自己實實在在地提高生活水平的建設上。發展和建設底層多道路,有效方便節點交通的中小城市和產業分離才是正途,甚至是唯一可能的出路。大而全,高而快的高鐵隻是一個玩具,玩夠了,該回家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