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還是不放羊?
文章來源: 墨農2009-09-27 08:40:22
放羊就是靠天收, 這想法不敢恭維。 種莊稼尚且要細心管理, 更何況是育人? 不管做什麽事,都要站在前人積累的認知上。教育也不例外, 孩子不可能知道如何成長,才能比較有效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都是在環境中, 所以有孟母三遷的故事。 幼兒園, 小學, 中學, 都是孩子進入社會之前的關鍵成長環境,大學也不例外。大學階段可塑性仍然很強,如何組織, 管理學生的生活, 對學生的發展依然大有影響。

無論孩子外向, 內向, 引導和教育都是不可少的。 無論孩子多開放, 多能闖,你不能指望他們完全正確地駕馭環境, 並讓環境成為自己成長的沃土。 個人沒有那個能力。

學校就不同了。 學校有資源, 經驗, 傳統, 可以精心策劃, 組織學生的衣食住行。 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 受熏陶, 得教導。 學校好比工廠, 學生不是原材料, 也隻是半成品或是毛胚, 經過幾年的學習, 不僅僅是修完課程取得學位,更重要的是接受學校的全麵教育, 為進入社會做準備。包括同學間的互動;學習,研究的方法;關心社會的態度和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與拓展。如何砥礪學生, 幫助他們成為有用之材,絕不僅僅是上好幾門課的事。

‘If you have a smaller aim, you'll get a degree, but you won't get 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