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華案例的反思
文章來源: 老X2008-11-24 16:26:25


吳京華案例的反思

吳京華被公司開除、導致其槍殺三位主管,無疑給海外華人界帶來了巨大震撼,尤其是對我們這些有著相同經曆的華裔,漂洋過海求學、異國他鄉安家落戶、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由苦到甜、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讀書人”,“老實人”,這震撼實為靈魂深處的“共振”,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與吳京華有太多的相似。這也是我,如同大多華人同胞一樣,麵對吳京華的惡性犯罪事實,卻恨不起來。

無論如何,同情歸同情,但我絕不讚同吳京華的犯罪行為。姑且不論此事對他人、對他人的家庭造成的傷害,就對吳京華其本人,其本人的家庭而言,這就是一種極端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想想這倒下的家庭砥柱,幾乎失去丈夫的妻子、幾乎失去父親的幼子,這事實上本身就是一種罪孽。

我想生活中遇到與吳京華有相同難處的也有不少,衝動之下,與他有類似的、想用極端手法解決問題的也不是少數。冷靜下來,大多選擇的是妥協、反思,重新開始。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很多人對吳京華的犯罪行為持讚賞,“男子漢當斷立斷,有骨氣”,“仕可殺,不可辱”。但此事若真的落到你的頭上時,如果你的精神沒出毛病,你也敢出此下策嗎?如果是我,我是絕不會的。損人害家之事,還是三思而後行為好。

77 年高考後,一個聰明絕頂的朋友居然名落孫山。錄取完成以後,才有招辦的熟人婉轉的告訴其父親。該考生的成績的確是居全省前首,但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幾乎被所有的學校過了無數遍後,還是孤零零的擺在那桌麵上。那令人生畏、一無是處的政審鑒定,所有的學校都隻能是興歎之餘而不敢為之。那時候,政治還是要掛帥的。

究其原因,就隻能是車間書記公報私仇。在不久前的一次車間的重大事端前,這位老兄堅定的站在總工程師的一麵,正麵的回擊了書記的不實之詞,幫助總工贏得真理。而他馬上麵臨就是這一份充滿謊言、致人於死命的政審材料,前途暗淡。

他也像你我一樣,麵臨這樣的人身侮辱,眼前一遍黑暗,思維頓失,就還剩一根筋,懷揣一把菜刀,去把書記剁了。還好,沒有找到書記,到被總工和一幫工人弟兄給拉住勸導了一番,才冷靜下來,避免了一場悲劇。當然,總工和工人弟兄們幫助他把官司打到了教育部,才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這是後話了。

回過頭來看吳京華,一念之差之下,未能得到正麵疏導,終釀悲劇。所以我時常想,在吳京華失去理智的緊要關頭,怎麽就沒有能遇到一個能化解冤屈的機會呢?我無意訴說吳京華的妻子,她也是深受其害,到底是吳京華有意避開了家人而挺而走險?還是吳妻忽略了老夫的異常舉止?

再看吳京華,老吳的精神必定出了問題。一個愛家愛子的慈父,一個拚打職場掙家業的男子漢,二萬五千裏都走過來了,怎麽眨眼間就麵目全非?無論如何,今天的現實比二十年前打江山的時候好得多了,那麽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老吳怎麽可能就忘了呢?所以老吳的精神肯定出了問題,這樣的話,老吳應擔當的刑事責任就會減輕不少。至少,辯護律師應該清楚,老吳是六一、二年出生的。而那兩年出生的國人,多是受過營養不良的“震”,因而腦短路時有發生,老吳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工業社會,競爭激烈。職場就是戰場,隨時都會有風險。朋友,當風險降臨時,冷靜處事,三思而後行,切切不可冒然出格,幹出害人、害己、害家的蠢事,吳京華就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