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遠征軍》的軟傷和硬傷
文章來源: paleorchid2011-03-06 16:09:15

《中國遠征軍》的軟傷和硬傷 
 
文/蒼蘭 
 
電視劇《中國遠征軍》看完過半,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遺憾。 
 
感慨的是中國軍人在國家“極貧極弱之極”的背景下打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而這段曆史在被塵封60多年後,在大陸終於得到了相對真實的反應。遺憾是有很多的軟傷和硬傷,使這部電視劇很難成為《人間正道是滄桑》令人回味無窮的精品。 
 
感慨,留在後麵慢慢分享。 
 
這裏先談談《中國遠征軍》中令人遺憾的軟傷和硬傷。 
 
我相信,無論是編輯和導演都是要力求還原曆史的。電視劇中很多有關遠征軍的細節,包括戰士們身穿的草鞋,包括英軍的自私和無能,包括敗走野人山的慘烈,都可以在鳳凰大視野和央視探索與發現的《中國遠征軍》記錄片中找到相應的依據。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在力求還原曆史的同時,電視劇《中國遠征軍》也犯了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曆史上的錯誤。這些錯誤,如同一盤好菜中的異物,使盤中的美味頓時讓人難以下咽。這些嚴重違背曆史事實的低級錯誤就是《中國遠征軍》硬傷。令人遺憾的是,隻要是影片的曆史顧問稍微有一些常識,這些錯誤完全可以避免。 
 
硬傷之一:伊麗莎白女王提前登基? 第十集,當英軍在仁安羌被圍時,英軍斷糧斷水,士氣低落。軍官查爾斯嗬斥士兵鼓勵士氣。令人震驚的是查爾斯竟口口聲聲稱英軍是屬於英女王“her majesty" 的部隊。其實在二戰時期,英國的國王是伊麗莎白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即本年度或奧斯卡最佳影片和男主角獎的《國王的講演》中的國王)。而現在的伊麗莎白女王在1953年才登基。所以,查爾斯應該說英軍是屬於英國王(his majesty)而不是女王(her majesty)。一個反應二戰曆史題材的作品竟然弄把主要同盟國的國君弄錯,這種低級的錯誤實在是不能讓人原諒! 
 
硬傷之二:史迪威將軍與孫立人將軍是校友?史迪威將軍畢業於西點軍校,孫立人將軍畢業於弗吉尼亞軍校。兩人雖然都是美國軍校畢業,但是確並不是師出同門。在第十一集中中國遠征軍第一路總指揮羅卓英竟然稱史迪威與孫立人是弗吉尼亞軍校的校友,而史迪威也沒有否認。這樣的錯誤,讓人吃驚。 
 
硬傷之三:瑪麗蓮夢露早熟? 為了表現英軍的腐敗墮落,劇中反複顯示在英軍的營房中有大量瑪麗蓮夢露的風騷照片。其實在1942年的時候,夢露隻有16歲,還沒有出道,更沒有拍出她那些經典的照片。劇中顯示的那些照片實際上都是二戰後夢露拍的。如果用在朝鮮戰爭美軍軍營倒是並不為過。 

硬傷之四:抗戰之時中國已經痛失外蒙? 另外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就是在第二十九集中國駐印軍軍營的中國地圖上,外蒙的顏色居然與中國其他地區不同。所以中國的地圖過早地變成了現在的雄雞狀,而不是民國時期的楓葉型。這樣的錯誤,也是太不應該!!!
 
一個以反映史實為宗旨的電視君,卻接二連三地出現這許多非常低級的曆史錯誤,已經注定了《中國遠征軍》很難成為《人間正道是滄桑》那樣的精品。
 
談完硬傷,再談談《中國遠征軍》的軟傷。 
 
最大的軟傷,就是有關《新華日報》的情節。我可以理解編導們為了保證影片能夠通過政審,不得不加入這些情節。但是,相關情節加入得非常牽強,而相關演員的表演也非常生硬。每每看到這樣的情節出現,我就不禁要跳過。嗬嗬,沒有辦法。雖然被迫吃夾生飯,俺總有將生米挑出來的權利。 
 
另外,韓紹功於何玉姝之間的感情糾葛也不大和情理。韓紹功深愛的妻子剛剛在一年前為了救何玉姝而犧牲,他的母親和妹妹就都盼著韓紹功迎娶何玉姝。婆婆和小姑對故人薄情至此,也讓人難以接受。 
 
除了細節上的軟傷外,《中國遠征軍》在劇情的精煉和鏡頭的精致程度上也與《人間正道是滄桑》有著不小的差距。 
  
 
不過,盡管有這樣那樣的軟硬傷,我還是為劇組選擇《中國遠征軍》這樣的題材而叫好。而且,該劇也有很多精彩之處。如戴安瀾將軍的朔造就相當感人。有時間,我會寫一寫這個讓我淚流滿麵的  "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第一人”的一代儒將戴安瀾將軍。  
 
(謝絕轉載) 
 
蒼蘭有關《中國遠征軍》的影評 
《中國遠征軍》隨感:有關敬畏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2&postID=2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