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當代李清照的故事
文章來源: 華翰齋2018-02-01 15:37:25

因為玩兒畫意攝影,忽發奇想要每幅作品配上書法和自己寫的詩詞,所以近兩年寫了二十幾首詩詞。其中我寫的“春天一剪梅三部曲”受到了很多人喜愛。我雖然寫詩詞較晚(小學一年級寫過的滿江紅不算數),但對詩詞一直非常關注。李後主,歐陽修,李清照等所謂的“濃詞豔語”,“靡靡之音”,甚至“亡國之音”我都很著迷。實際上還有個“當代李清照”,女詞人闞家蓂對我也影響很大,今天侃下我和她的故事。

 

(1) 年輕時的闞家蓂

 

闞家蓂女士(1922 - 2012),圖1,出生於安徽巢湖書香世家,1947年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49年留學美國,從Syracuse University 大學畢業後,先後在 MIT, Columbia 等大學任教。她丈夫謝覺民教授是她浙大同學, 也在美國長春藤大學任教多年。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我在和闞家蓂教授見麵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她。想不起準確是哪年了,大概是1998年的某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就是她丈夫謝覺民教授,他自我介紹了之後又介紹了他的夫人,說是他夫人詩詞水平特別高,有當代李清照之稱,又說想請我過去一聚,再幫她寫幅字。

我向來知道美國藏龍臥虎,有很多隱姓埋名的高人,但“當代李清照”?說實話,我當時沒太往心裏去,畢竟愛吹牛的教授也是有的。那時他們夫婦二人已經退休,住在華府華人社區為老人蓋的凱仁大廈裏,離我家也不太遠,我就約個時間開車過去了。謝覺民教授開門迎接我,然後就喊他夫人出來見我。

出現在我麵前的是個個子高挑,身材筆直勻稱的前輩,看起來不到60歲的樣子 (實際上已經70大多了),盡管歲月在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但依然可以看見昔日的風采。不僅是形象,闞家蓂教授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讓人聯想到中國大家閨秀和西方貴族氣質的結合,我頓時肅然起敬。

我們聊了一會兒文學藝術,書法繪畫之後,謝教授拿出了宣紙毛筆和闞家蓂教授的一個詩稿,請我當場寫。我一讀完詩稿,“肅然起敬”馬上就 Upgrade 到“崇拜”了! 那是一首《浣溪沙》:

《浣溪沙》

遁跡江湖三十春,
此身猶是未歸人,
危樓遠眺看行雲。

客地不堪秋露冷,
故園長憶夢痕新,
人間何處覓詩魂!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用我擅長的行書把這首詞寫成了一個長條幅。很自然,我想看更多她的詩詞。闞家蓂教授出版過一個印刷簡陋的詩集,當時也沒有了,她就送給我很多打印的詩稿,還在當時她的最新詩稿上簽了名,見圖(2)。之後她又誇我字寫得好,又清我吃了飯。

 

(2) 闞家蓂簽字的詩稿

 

回家後,我讀了她給我的所有作品,有的讀了很多遍,現在還能背下來。之後我想說的是:“當代確實也有個李清照,而且是在美國!” 闞家蓂教授的詩詞情真意切,優美細膩,意境高雅,詞句既華麗又清新。我喜歡的句子太多了,列舉不過來,再選一首在下麵吧,喜歡詩詞的同學可以和李清照比比:

 

《蝶戀花》

猶記當時年尚小,
暇日風和,
紫陌花間繞。
撲蝶追蜂歡語笑,
羅衣翠暖眠芳草。

一瞬韶華儔伴杳,
寂寞空庭,
綠樹山禽老。
檻外殘紅仍未掃,
餘香擾得離懷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