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數據:區別人與機器人的智能標記
文章來源: 慕容青草2017-03-02 19:27:06

機器人與人有什麽不同聽起來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很多時候當人們細究起來卻又常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隨著Deep Mind的開發與發展,機器人與人在智能上的界限似乎越來越模糊。或更確切地說,很多機器人能做到的,人越來越做不到,而人能做到的,機器人越來越能做到。因此,機器人除了在很多方麵比人更厲害之外,與人之間到底有什麽本質的不同成為一個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哲學議題。

可以預見,未來的機器人能夠普遍地進行如下這些今天主要由人類參與的活動:棋類活動(已經可以玩弄人類超級大師於股掌之間),繪畫,作詩,書法,工業生產,軍事活動,海陸空及外太空作業,甚至寫小說,做科研,等等。

但是,有一個領域機器人是肯定無法涉足的,那就是哲學。哲學是機器人無法與人類分享的一項文化活動,而且隨著機器人工業的發展,哲學也可能是從原則上來說唯一一項機器人無法代替人來進行的活動。哲學屬於人類而不屬於機器人。

一方麵這是因為人類離不開哲學。機器人可以完全按照數據來進行操作,而人類則必須要通過概念和抽象的思維才能真正理解領會數據所表達的意思。雖然在一些具體的操作中,人類似乎可以表現出是依據數據來操作,但是實際上人類對於知識的理解一定要轉化為以概念為基本單元的哲學思維。人類的科學研究的結果如果不升華為哲學的理解也就是一堆數據和影像而已。所以,黑格爾在他的《現象學》中說,“人們通常沒有感知到,不論是什麽樣的可以被當作真理的知識或科學,哪怕隻是作為真理的內容,隻有當它在產生過程中經過了哲學之手,才能配得上‘真理’的稱號(There is a general failure to perceive that, in the case of any knowledge, and any science, what is taken for truth, even as regards content, can only deserve the name of “truth” when philosophy has had a hand in its production. )[1]

另一方麵,哲學不屬於機器人,這不但因為機器人根本無法理解哲學,而且更因為由數據來操控的機器人(不論它被注入了什麽樣的Deep Mind程序)根本不需要哲學。

所以,哲學與數據是區別人類與機器人的最根本智能標記。人類的思維特征是哲學性的而機器人的思維特征則是數據。而人類與機器人在未來的競爭中孰強孰弱的一個要點便是哲學與數據哪個的力量更大。如果哲學的理解力無法與高速度大數據的綜合力量抗衡,那麽人類將可能敗給機器人。這裏所說的失敗不一定是在戰爭中失敗,而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人類將失去競爭與存在的價值,這是一種不需要經曆戰爭就已經決定了的邏輯上的失敗。。。

但是,如果人類的哲學能夠走出目前的低迷而發揮其應有的潛力,至少我個人有信心地認為哲學的領悟與思辨最終可以戰勝機器人所憑借的高速度大數據的綜合,或更確切地說人類的哲學思辨的價值不會因為機器人所擁有的高速度大數據的優勢而喪失。但是,人類要想取得這種競爭的勝利的前提是哲學必須從目前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中恢複過來。

朋友或許會問既然人類的所有科學過程其實都包含了哲學的升華因而可以產生真理,我們為什麽還要在乎專門的哲學研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既複雜又簡單。可以複雜到需要單寫一篇博士論文,也可以簡單到用幾句話來說明。其實,本博客就是專門的哲學討論的重要性的一個很好的例證。本文就是一篇哲學分析,在本文之前還沒有人得出這裏的結論。這本身是一個表明專門的哲學分析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另外,再簡單地補充一點:哲學的不同分支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每個學科內部的哲學思維又都在社會的層次上統一起來;而專門的哲學理論思維上缺陷,不僅僅對人類文明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它會負麵地影響每個學科內部的哲學思維。。。。。。

 

[1] 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807, trans.J B Baillie 1910,  PREFACE,URL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hegel/works/ph/phprefa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