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在一起-化療
文章來源: 若塵liu2011-03-18 11:29:25

    媽媽手術後的病理結果顯示21個淋巴中有19個是陽性,我猜其中的兩個陰性可能是來自切緣以外。作為腫瘤病人,手術後第一個考慮的事情是化療。可化療畢竟是非專一性治療手段,而且對於大多數病人而言有很強的副反應。兩個副手都表示媽媽的腫瘤已經到達晚期,沒有必要化療,而是好好享受生活,而主治醫生則堅持一定要做化療,並且要到中國最好的醫院,至少要到濟南的醫院。我十分理解這個主治醫生,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因為她在我媽媽身上付出了很多,也包括情感:她曾經跟我講這台手術好不容易才爭取下來;她曾經在早上五點多在電話裏責問我中國人的孝道哪裏去了,為什麽不天天陪著媽媽;她曾經跟我講手術後要多帶孩子來看看,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渴望是活下去的動力;她曾經跟我講她已經把我媽媽當成自己的媽媽來治療,她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媽媽去世後,我其實很想找個機會跟她說一聲,我再當麵向她說一聲謝謝,可是我內心裏一直沒有勇氣去麵對她。
    我雖然不是腫瘤專家,可我意識到媽媽的情況
糕,即使在周邊器官沒有看到明顯的轉移,腫瘤肯定已經四處擴散了,我甚至擔心手術後半年可能都活不了。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化療,無論是媽媽還是對我,化療更是一種精神安慰,而不是身體的治療。我的要求是盡量用小劑量化療,寧可不能控製腫瘤,但也不能因此而提前把病人搞跨了,再有就是如果媽媽有很強的副反應也提前中止,我不想看到媽媽在最後的日子裏太受罪了。到濟南化療山高路遠,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麵那都是比較困難的,於是我首先選擇到濰坊一家很好的醫院,當時是一個副院長接待了我們,他首先講依我媽媽當時的情況化療後再活五年沒有任何問題;又說美國的胃癌病人較少,這方麵的治療沒有經驗,我從美國帶回去的化療方案不合適,同時療程應該是六個而不是四個;化療的程度他們有很好的指標,而我帶回去的資料裏沒有見到這個指標……然後他建議我們直接住院接受治療。顯然,他的目的就是先說服我們住下來把錢嫌到是正經,我以回家安頓一下為托辭回家了。
    通過同學關係,我又聯係到了我們縣人民醫院的一個醫生。那個醫生告訴我,目前國內醫院的宗旨是以錢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國內的的治療方案都是來自美國或者歐洲,國內所謂的化療指標並不準確,感冒都可以引起大的波動,當然最後他也表示真實水平濰坊的肯定要高些。考慮到他這人比較實在,說的也是實情,何況這種水平的高低已經不可能在我媽媽身上有明顯的效果,加以我隻能陪媽媽做完第一個化療後就要返回美國(這兒還有一大攤子等著我),後麵的事情都得交給妹妹和妹夫,選擇在縣城更方便些,因此我最終決定到縣醫院進行化療。
媽媽住進了腫瘤科,同室的人也無非都是些腫瘤病人。因為國內醫生和家屬通常會對病人隱瞞病情,把XX癌說成是XX炎,因此大家在病房內也不怎麽談論病情,多是聊些生活中的瑣事。因為在美國這邊媽媽經曆了太多,最終能夠手術重返故土已經使得她有死後得餘生的感覺,因此內心裏也沒有太多的負擔,比較釋然。媽媽醒著的時候我就陪媽媽聊聊天兒,感受著中美醫療及體製的差別。媽媽要休息時她就建議我自己出去找好吃的,她也不想讓兒子跟著受太多的委屈。
    媽媽前兩天的化療一切正常,可在第三天的下午,媽媽開始有副反應,惡心嘔吐,在床上根本就躺不住,一個勁的往衛生間跑。最難受的時候在床上翻來覆去,用手拉扯自己的頭發。在正常的情況下對於吃飯都沒有什麽胃口,這樣以來就更是什麽都不想吃,充其量是喝些小米粥,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通過那個導管滴注些蛋白液。媽媽說選擇放棄,寧願少活幾天也不想再受這個罪。我看了也痛在心裏,準備決定放棄。我一方麵跟醫生反映這種情況,另一方麵跟姨夫,妹妹還有二舅這幾個關係比較近的親戚打了電話。我希望他們來看一下媽媽經受的痛苦,因此也可以理解我做出的選擇。過了沒有多久,醫生給媽媽打了一針安定類的藥,媽媽很快就睡熟了。既然有藥可解,於是選擇繼續化療。第一個療程結束後我返回了美國,後麵的化療由妹妹和妹夫照顧媽媽,可經過第三次化療之後,媽媽體重下降較快,醫生認為不適合再做化療,就這樣中途停止了。
                        ---本係列博文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