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國之新朋舊友
文章來源: 若塵liu2010-03-03 10:32:10

我雖然常常講“改變環境能使人進步”,可這個適應新環境和取得進步的過程總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論從心理上如何準備,從中國初來美國時的巨大的改變仍然讓我手足無措,可較之於大多數人我是幸福的,因為我的身邊有一些新朋舊友,他們的幫助讓我順利度過了開始那些起步唯艱的日子,也讓我享受著目前擁有的生活。
   
我的第一個舊朋友是小鄧,在國內時我們兩個就在同一個大實驗室,經常攪和在一起打球吹牛聊天兒。他比我早兩年進所,為此他喊我師弟,可是他轉博時是掛在我導師的名下,我比他早一年進入師門,為此我喊他師弟。聯係到目前所在醫學院也是因為小鄧發給我一個博士後招聘連結,其實當時對這個學校根本不了解。定好報到的日子後,他先幫我在他住的院裏把房子租好了,這為以後的周到的服務提供了空間上的方便之門。來到美國後開始我們的小家重建,小鄧就成了我們家的專職免費司機,天天拉著我們辦社會保險號,到銀行開帳號,到中國城置辦鍋碗瓢盆,到電器店裏買電腦電視吸塵器……安頓下以後就是周期性的到中國城買菜,通常是我們買了一大推車,而他隻買一點點,說白了就是陪我們去的。因為他的這種隨叫隨到甚至不叫就到的服務,我們在開始時甚至覺得他的工作很輕鬆。直到有一個周六,他的老板打電話問他的腰痛好些沒有,我說你的老板還很關心你呀,他說那隻是老板借故問一下周末怎麽沒有去加班。我意識到他為了幫我們其實是在老板眼皮子底下冒了很大壓力的。後來這一猜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那就是無論什麽時候我們喊他到我們家吃飯,他總會說等他一個小時,而事實上他基本需要兩個小時後才能到。我也在實驗室幹,我可以猜得出他的實驗安排有多忙。等我向他表示感謝時,他說:“我剛來的時候XX也是這樣幫我的,XX說等以後有機會就這樣幫後來人就行了。”於是,等我的朋友小張來我們實驗時,我也為小張做了同樣的事情,向小張說了同樣的話。
   
來後不久,在孩子的穿針引線下,我們認識並結交了小姑娘朵朵的父母(參見我的博文《大兒子成長記事》)。其實對於小孩子而言,隻要年齡相當他們很容易玩在一起,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就不那麽容易。幸運的是,朵朵的父母基本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遇到的和我們最合拍的,講究的方式和講究的程度都基本相似。為了讓孩子們在一起,大人也天天在一起,在一起打牌,一起去兒童博物館,一起去動物園,一起包餛飩聚餐。此外,他們還會經常帶著我愛人去教會或者社區大學學英語,教我學開車。有一次約好一起到海邊釣螃蟹,可我當時還不會開高速,他們夫婦兩個就分開來各開一部車。兩家人在一起有玩有樂,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
   
美國畢竟是個流動性很大的國家,我上麵說的兩家朋友在我們來後一年左右就搬到了其它州。這使得我們有機會進一步深交了我們的第三家朋友,就是小朱和小董一家。其實小朱是小鄧的大學同學,小鄧回國探親時也曾經托付他們夫婦照顧我們,而且小朱和小董二人也都是從上海生命科學院出來的。因為這種種關係,在小鄧及朵朵父母搬走後,我們就自然而然的走得近了好多。兩家四個小子一有機會就玩在一起,出門簡直就是一道風景。隔了四天沒見,他們就來了一句“你們很長時間沒有來了”。他們夫婦是十分講究的人,特別是在他們經濟相對寬裕,而我一個人養家經濟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對我們家照顧有加。孩子過生日或者過節,他們總是買一些很好很貴很實用的禮物,這種做法讓我備感壓力,在我公然提出抗議後才稍有收斂。其實我們孩子的很多衣服及家裏用的東西都是他們接濟的。大家一起活動,他們總是唯恐我們家多花了錢。幾家朋友聚餐,本來說好我們兩家請的,他後來說AA製,到者有份,其實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出我的那一份,他把其它的全出了。前些日子出去玩時是用我們家的車,他們要算成錢攤份子我不答應,他們就在聖誕節時把我愛人也當成了孩子送了禮物……
   
上麵說的都是一些都是生活中的朋友,其實在實驗室裏大家的關係也很好。因為剛來時我的英語不好,沙在我接開通電話服務小孩子生病看醫生等都幫了很多的忙,我第一次的文獻報告就是他在我的身邊幫我翻譯別人提的問題。後來我媽媽來美國時恰逢沙的愛人小曾也要來,在小曾的幫助下,她跟我媽媽一起預約一起簽證一起訂機票一起乘飛機來美國。這種服務就是我親自回國也沒有如此方便,至少我不可能和媽媽一起進入簽證大廳呀。實驗室中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朋友是老徐。有一段時間老板安排我加入徐的課題,並說我可以成為文章的作者之一,後來老板又把我中途調離去做獨立課題,因此我對徐的實驗也沒有多大貢獻,後來在成文時老板不想加我的名字,可徐堅持要把我的名字加上,他對老板講,講過的話要言而有信,並且講到實驗室以前一個博士後的離開就是因為那個人做了合作工作但最後沒有加名字……其實在這種對老徐個人沒有任何好處(他自己肯定是第一作者),還有可能得罪老板的情況下幫助我讓我佩服和感激不已。為此,我也在寫或者做我的課題時努力爭取著各種理由加上他的名字。
   
有人說在美國的中國人隻是和中國人打交道,好象這種沒有跟美國人打交道的生活就是沒有生活在美國,就是活得沒有人樣。其實對我而言,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在中國我也隻是和身邊合得來的人打交道,名人領導一個也夠不著。我不需要世界圍著我轉,我也不需要圍著世界轉,我有我的圈子,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有這樣的新朋舊友相伴,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