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係列
文章來源: whitelily20072016-09-07 14:07:32

1. 中國式思維:中庸

一個巴掌拍不響、各打五十大板、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中庸是種思維方式,更是種處世哲學。中是折中,庸是庸常,中庸跟中正平和似乎沒什麽關係,跟圓滑世故倒像是遠親和近鄰,它常以一種道貌岸然、居高臨下的姿態出現。沒立場也是種立場,沒態度也是種態度。看似不揚不抑,其實該揚的不揚,該抑的不抑。對惡的姑息就是對善的殘忍,對醜的縱容就是對美的褻瀆。

2. 中國式父母:掌控

望子成龍,有多少是為子女幸福,又有多少是為自己麵子?管教孩子,有多少是為孩子犯了錯,又有多少是為孩子挑戰了自己的權威?

一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偏見,會在將來某個時候成為婚姻中的利器。為人父母,語言和德行一樣重要,不能圖嘴上一時痛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孩子年幼打著保護的幌子,孩子年長打著孝順的幌子,其實都是掌控,仿佛不掌控就沒有安全感。掌控的結果不是叛逆,就是不獨立。

3. 中國式男人

大都缺乏幽默感,幽默感的缺失其實是情商和智慧不夠。中國式男人不缺智商和聰明,但卻少情商和智慧。有幽默感的人多半也是有趣的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平凡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4. 中國式女人

可塑性極強,遇到什麽樣的容器就成為什麽形狀。有沸點,也有冰點。中國式女人的可塑性體現在語言甚至是性格上,她可以小鳥依人,也可以喋喋不休,就看你是那棵讓她安穩的樹,還是那麵讓她抓狂的回音牆。

5. 中國式婚姻

中國式婚姻,責任大於愛。愛不單單是指男歡女愛,更包括男歡女愛轉型後的親情,但凡能把配偶當原生家庭成員看待的都差不到哪去。

中國式婚姻,最缺的是交流,有效的雙向交流。所有問題都是在交流過程中逐步達成統一的,不交流就能一致的那叫默契叫心有靈犀。

所謂冷戰其實就是逃避交流達到了極致,逃避自己、逃避對方、逃避問題。兩隻刺蝟都能抱在一起用肚皮取暖,還有什麽不能抱成團的?讓兩個原本最親密的人不能抱成團的,不是棱角和傷害,而是執念和絕望。

交流不應該隻在問題和分歧來的時候,平日裏聊一聊感興趣的話題,做一做喜歡做的事情,都是很好的交流。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也特別重要,這交流包括父親和孩子的、母親和孩子的。記得有這樣一幅漫畫:母親跟孩子麵對麵坐著劃一艘獨木舟,而父親隻是水中的一個倒影。倒影不就暗示著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關係中的缺失嗎?

(原創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