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本性是什麽?
文章來源: whitelily20072016-03-14 12:52:49

《中國人的本性是什麽》

1. 害怕吃虧是因為資源有限。

每個人都怕吃虧,但是過分地怕吃虧就變成精打細算,人算總是不如天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所以中國人發展出一套”差不多主義”,差不多就是剛剛好,就是恰到好處,就是合理。

一個人愛占小便宜,就表示這個人不貪,貪心的人隻想著占大便宜。中國人愛占小便宜,不貪心,很守本分,為了過日子,占一點小便宜,沒什麽可恥的。因為要跟一個人合作,就要了解這個人舍不舍得,中國人比較在乎舍不舍得,換句話說,中國人不會盲目地為一個人去拚命,我們會考慮值不值得。要判斷值不值得,就要看對方舍不舍得,你舍得我就認為值得,你不舍得我就認為不值得。這就是中國人占小便宜的本意。

2. 中國文化強調自愛,很少講愛人。

西方人一開口就是愛人,而不講自愛,孰對孰錯?我認為,自愛才是對的。一個人要先愛自己,讓自己的心中充滿愛,然後才能去愛別人。不自愛的人,心中沒有愛,拿什麽去愛別人?所以,西方人講愛人隻是嘴上說說而已,中國人才是發自內心的。但中國人不會愛所有的人,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愛,值得,才去愛。合理的自私就是自愛。

3. 國人愛麵子並不是壞事。

其實沒有一個民族不愛麵子的,隻是表現的方式不一樣。有一次我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等公共汽車,看見三個白種人也在等公共汽車。在美國,一般都是有色人種乘坐公共汽車,白種人多開私家車,我覺得很好奇,就不自覺地看了那幾個人一眼。那幾個人都緊張起來,其中一個人馬上說,他的車子送修了,不然才不會乘坐公共汽車呢。我隻是看他一眼,他就受不了,這難道不是愛麵子的表現嗎?

–文字來源台灣曾仕強教授的《中國式團隊》

博主點評

人的本性是相通的,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歸根結底是文化的不同。中國傳統文化裏沒有“愛人”之說嗎?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響,其中重要一條就是“愛人如己”。

把本性改成特性,可能更恰當。中國人雖多,但地大物博。中國人愛貪便宜,跟資源缺乏沒有必然聯係。中國文化很有意思,對同一件事情總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而且這樣說對,那樣說也對。考察一下中國的成語和習慣用語,你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中華名族是一個相對矛盾的名族。

老外也愛麵子沒錯,但絕對不是您的那個愛法,以國人之心揣測老外,往往都是不準確的。白人坐公共汽車很奇怪嗎?犯得著盯著別人看嗎?節約能源、減少汙染,這個理由可不可以呢?真服了這位曾老先生的代入法,把自己的感覺強加於別人頭上,正所謂心裏有什麽,眼睛裏就有什麽。

至於聽人講話沒耐性,排除素質修養的原因,剩下就是思維方式和習慣問題。中國文字言簡意賅,有時短短幾個漢字譯成英文要好幾行,要不怎麽說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呢,可惜中國文化的諸多精髓常常被人遺忘在角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