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與牛奶
文章來源: 久經沙場的槍2019-03-01 08:18:07

瘋牛病的那個笑話大概大家都知道吧:女記者問農場主為啥牛會瘋,農場主回答:每天摸奶從來不上,擱你是不是也會瘋!

你一旦知道人類造奶的變態方法,你絕對不會認同牛奶是一種健康食品:

"母牛大概在一歲半的時候就被 強製破處了,懷胎10月(與人類差不多),產下一幼仔,當然公的當場屠殺,母的留作換代之用,然後就是連續270天的產奶期,當然,後麵的100來天產的奶無論品質還是產量都大幅度下降,怎麽辦呢?激素,大劑量激素。如果您的女兒在8-9歲就來月經了,這就是原因。

奶牛的乳腺太BT了,一頭荷蘭花能日產60公斤,如果衛生條件不太好,那牛就天天乳腺炎,怎麽辦呢?抗生素,超大劑量抗生素。"

唯利是圖的市場經濟,憑空造出了一個喝牛奶補鈣的理念,搞得國人趨之若鶩,前幾年在巨大市場利益的驅使下,以石家莊三鹿集團為首的係統造假手段,導致多起嬰幼兒腎結石,石破驚天,醜聞泄露以後一時震驚中外。

然而,“喝牛奶強身健體”的觀念深入人心,毒牛奶事件沒讓十四億人口在牛奶麵前止步,反而陰錯陽差,促成了一片境外奶粉代購的繁榮景象。

好吧,今天我給大家正本清源,講講這位諾獎得主的觀點。

Zur Hausen教授是2008年諾獎得主,由於其最早提出和證明了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和子宮頸癌的關係,而得此殊榮。

去年有幸聆聽了教授的講座。根據教授的理念,很多癌症,都應該是由病毒所引起。因此,治療癌症的方法也應該從疫苗做起。由於他的傑出貢獻,2006年以來,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已經成為現代醫療的常識。在歐美的同學有女兒的話一定知道,婦科大夫到時一定會叮嚀你們去打疫苗。

2014年以來,教授把他的研究拓展到其它幾個癌症種類。根據他常年的觀察和統計,他猜想,歐亞奶牛和牛肉(就是現在常見的奶牛品種),可能是如下幾個癌症的罪魁禍首: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直腸癌等。

他隨後舉出了幾個統計數據。1980年以前,中國人基本不喝牛奶,上述幾種癌症的發病率非常的低。1980年以後,中國人引進了歐亞奶牛,發病率急劇上升。

蒙古民族,應該是世界上食肉比例最高的一個。統計顯示,蒙古族上述幾種癌症的發病率幾乎為零。這至少說明兩點,第一,食肉不是直腸癌的直接導因。第二,不食用歐亞牛奶與肉的飲食習慣,可能(教授非常嚴謹)是免於這幾種癌症之災的主要原因。

我下來問教授,牛奶補鈣如何解釋。

教授不齒道,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市場營銷的最大一個醜聞。鈣富含與各種食品之中,肉類蔬菜水果等等足夠豐富。與其用牛奶來補鈣,不如多曬曬太陽更管用。

教授八十幾歲,腿腳有些不方便,但講起工作來,津津樂道不亦樂乎。我問你們也度假嗎?他說沒時間,因為時間所剩無多,腦袋裏好多問題要解決,和時間賽跑。

我一直認為,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藝術家,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