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去不了非洲
文章來源: 史迷2011-08-16 20:43:26

經過五年學習,上個星期,小兒子終於完成了學業:同時在兩所大學畢業,將同時獲得兩個不同學科的學位。五年啊,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可兒子一點沒有輕鬆下來,機場見到他時,見他神情嚴肅,心有所思,不很愉快。其實,在幾天前,我們就知道,他申請去非洲某國助學教課的安排,遇到了麻煩:該國駐加拿大的領事,拒絕了他的申請。這不是和他開玩笑:完成了加拿大兩個高等教育、並已被美國14所頂尖法學院之一錄取的JD候選生,同時完成了兩年加拿大各大公司實習的他,被拒簽的原因,竟是在教學經驗方麵disqualified。

這個拒簽,對兒子的打擊真是很重,因為他從未想到自己自願放棄一年的高薪(相對於非洲)工作,自願推遲一年的法學院JD學習,一心想到貧窮落後的非洲扶窮助學,以實現自己人生價值和更深刻地了解世界,竟成了這種結局。他甚至不能當麵向領事申述或聽取領事的解釋,因為整個過程都是申請人和批複人不見麵的文件傳遞。

說實在的,當他告訴我們他開始聯係去非洲助學時,我並不希望他去。那個地方太艱苦,疫病太多,世界衛生組織列出要打的預防針就有四五種之多。家中的其他成員,姥姥奶奶,伯伯舅舅,還有我們的朋友們,都向我們表達他們的擔憂,希望能說服兒子別去或去個相對安全、令人放心的地方。但他向我們表達了他堅定的信念:不參加各大公司在大學的聘用麵談;與法學院商談推遲一年入學的安排,一心一意地等候慈善組織來自非洲的邀請。我們認識到,我們唯一可做的事就是關心他,支持他,並以實際行動幫助他。我們為他買好機票,又安排了免疫注射的時間和地點----因為他要做的準備工作太多,又在最後一個學期的考試期間,竟沒法和當地的診所定上時間。

我沒有輕視落後國家的意思。但在一個因普遍貧窮,教育落後而引起聯合國及世界慈善組織深為關切的國家裏,極度缺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去普及自己國民的教育水平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有關當局卻以無教學經驗為借口,拒絕接受人們無條件的援助,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不解。他不是去應聘大學教師的位置,甚至連一個國家編製下的中學教員都不是,國家不會為他承擔一份錢的損失。不合格,從何談起呢?如果隻是一個借口,那麽,國家民族的自尊自立,究竟是全體人民的豐衣足食,教育普及;還是寧可讓人民難有溫飽,缺醫少教,也要死撐麵子,拒援助以千裏之外呢?

兒子還年輕,遇到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就很氣餒。正說明還要經受更多的磨練。我對兒子說,盡管從心裏深處,我希望你不去。聽到你不能去,我從心底鬆了一口氣,大家都鬆了口氣。但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這件事真的是自己的精神所在,那就應該不氣餒,不放棄。我們當年出國時,我的朋友被拒簽了七次之多。但他一直不放棄,最終拿到了簽證。在美國奮鬥多年,現在是一個州在中國的商務代表。你可以再去,見不到領事,就寫出自己的陳述,滿足他提出的條件,看他還有什麽借口。同時也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

為了以行動支持兒子,昨晚陪兒子一同飛到渥京。今早他再一次遞上簽證申請。能不能得到批準,還要再等幾天。我為他祝福,更為他驕傲。

兒子長的黑,麵相不知哪點,有點像奧巴馬。受奧巴馬當上總統的啟發,自己也“跑”了一屆學院的學生會總統。(他把“running for the president”翻譯為“跑總統”,汗!)從那以後,我就叫他奧巴馬了。所以,這篇文章就是說“奧巴馬去不了非洲”,不是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