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忍氣吞聲與修忍辱行
文章來源: 阿七2010-08-13 07:11:10
忍氣吞聲與修忍辱行
戒定慧淨心參禪
13位粉絲
1樓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過煩惱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確也有忍氣吞聲的意思。比如《遺教經》說:“能行忍者,乃可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也說:“雲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1、不忿怒,2、不抱怨,3、不懷惡。”另《大智度論》卷六亦雲:“眾生種種加惡,心不嗔恚;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是為眾生中忍。”同書卷十五也有:“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嗔惱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及嗔惱欲法,是為法忍。”在《優婆塞戒經》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兩種:第一是世間忍,就是能忍饑、渴、寒、熱、苦、樂;第二是出世間忍,即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忍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嗔、疑等,能忍難忍,能施難施。

從以上所引經論內容看來,忍辱二字的涵義甚廣,有拒受諸樂而接受諸苦之意。無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絕美女的投懷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種種法門,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辦得到的。一般而言,若與自己無關的事,大致能夠忍受;若與切身的名利、眷屬、男女等相關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僅為個人忍,也要為眾生忍。到達無諍的程度時,就成了八風吹不動,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種現象,無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脫的菩薩稱為已得無生法忍。對於內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於外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能不受,即稱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養而不喜,既無能受的我,也無使我接受的他,能達如此,則稱生忍。此不僅是聖位菩薩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眾共濟,所以忍辱是建立和樂人間的最佳準則。

根據這樣的標準,好像忍辱就是忍氣吞聲,一切的冤枉、侮辱、毀謗、打擊,都應該全部接受,沒有反抗的餘地似的。然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必須注意,如果不是出於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災難,因此透過智慧的觀照,應當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說,風雨水火的襲擊,是無法控製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綢繆,設法避免,來減少傷害、損失。業報是要正麵接受它,但也可以經過努力,來改變業報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對雙方無損並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須接受的;如果對他有益,於己無益,也應考慮接受的;若對雙方都是有害而無益,那就需要設法避免或轉變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對方是醉象、瘋狗、狂人,見人就咬、逢人就殺,就當然要設法製止,因對方已經不幸,切莫讓他再製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還牙”的報複心態,應是基於慈悲的原則,自己時時加以反省和慚愧懺悔。對於喪失理性的人,應該通過製約、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們得以恢複正常。這對他們自己本身,以及整個社會,乃至所有的眾生,都是有大功德的。(聖嚴法師著《學佛群疑》)

佛教世間的忍辱和出世間的忍辱,有何差別?

世間的忍辱沒有透過般若空慧,因此,無法正見能忍所忍諸法空幻不實,於是暫時伏住煩惱之心,勉強安住,如石壓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時卻無法忍永恒,將後的火苗亦然會再度爆發,畢竟不能與諸法空性相應故。

“出世間即是解脫(梵語vimoksa)之義、無為之義、出三界之義、空性(梵語sunyata)之義、涅盤(梵語nirvana)之義、登彼岸之義,既然如此,出世間的忍辱當下即是解脫、無為、出三界、空性、涅盤、登彼岸,若達此境界,出世間之忍辱即能無忍能忍,忍而無忍,凡所有順逆之境逼惱之際,必得迎刃而解,化境為烏有,畢竟解脫故。

出世間忍與世間忍是解脫與非解脫之差別,無為與有為之差別,出三界與三界之差別,空性與不空之差別,涅盤與生死之差別,登彼岸與未登彼岸之差別。(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問:做一個虔誠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貴忍辱,但忍辱是否有限度?應至何種限度?(周家麟)

答:宜以七覺支作借鏡,凡有益眾生,或助長菩提,‘忍’可不加限度,如釋尊昔受歌利王割截身體是。或不忍而益眾生長菩提,於‘忍’則有從權,如釋尊昔救五百商人,而殺起惡心者是。當時之殺機,是悲憫,非忿恨,是救他墮落,而自願墮落。跡似不忍,實仍為忍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佛法慈悲忍辱為首,若受侮難當,亦要忍受。如是者須學愚人,木人,甚至任打不覺。不然就算不是佛徒份子,是否?(觀成)

答:受侮難當,而能包容,方稱真忍。愚人心熾貪嗔,木人體無感覺,何能比擬?真忍者心無貪嗔,體非麻木,乃是悲憫對方,不加報複,此係大德大智之行,能容若愚耳。忍辱乃六度之一,菩薩所修,遇事必須六度合觀,倘有寇侵國家,賊殺父母,又當挺身抵禦,作無畏之布施,防衛有一定限度,亦無害忍辱之義。


2010-7-8 07:41 回複
211.136.222.* 2樓



這條留言是通過手機發表的,我也要用手機發表留言! 2010-7-8 12:00 回複

戒定慧淨心參禪
13位粉絲
3樓

問:做一個虔誠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貴忍辱,但忍辱是否有限度?應至何種限度?(周家麟)

答:宜以七覺支作借鏡,凡有益眾生,或助長菩提,‘忍’可不加限度,如釋尊昔受歌利王割截身體是。或不忍而益眾生長菩提,於‘忍’則有從權,如釋尊昔救五百商人,而殺起惡心者是。當時之殺機,是悲憫,非忿恨,是救他墮落,而自願墮落。跡似不忍,實仍為忍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2010-7-8 17:21 回複

戒定慧淨心參禪
13位粉絲
4樓

問:佛法慈悲忍辱為首,若受侮難當,亦要忍受。如是者須學愚人,木人,甚至任打不覺。不然就算不是佛徒份子,是否?(觀成)

答:受侮難當,而能包容,方稱真忍。愚人心熾貪嗔,木人體無感覺,何能比擬?真忍者心無貪嗔,體非麻木,乃是悲憫對方,不加報複,此係大德大智之行,能容若愚耳。忍辱乃六度之一,菩薩所修,遇事必須六度合觀,倘有寇侵國家,賊殺父母,又當挺身抵禦,作無畏之布施,防衛有一定限度,亦無害忍辱之義。


2010-7-8 17:22 回複

戒定慧淨心參禪
13位粉絲
5樓

佛教世間的忍辱和出世間的忍辱,有何差別?

世間的忍辱沒有透過般若空慧,因此,無法正見能忍所忍諸法空幻不實,於是暫時伏住煩惱之心,勉強安住,如石壓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時卻無法忍永恒,將後的火苗亦然會再度爆發,畢竟不能與諸法空性相應故。

“出世間即是解脫(梵語vimoksa)之義、無為之義、出三界之義、空性(梵語sunyata)之義、涅盤(梵語nirvana)之義、登彼岸之義,既然如此,出世間的忍辱當下即是解脫、無為、出三界、空性、涅盤、登彼岸,若達此境界,出世間之忍辱即能無忍能忍,忍而無忍,凡所有順逆之境逼惱之際,必得迎刃而解,化境為烏有,畢竟解脫故。

出世間忍與世間忍是解脫與非解脫之差別,無為與有為之差別,出三界與三界之差別,空性與不空之差別,涅盤與生死之差別,登彼岸與未登彼岸之差別。(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2010-7-8 21:42 回複

戒定慧淨心參禪
13位粉絲
6樓

佛法不僅為個人忍,也要為眾生忍。到達無諍的程度時,就成了八風吹不動,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種現象,無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脫的菩薩稱為已得無生法忍。對於內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於外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能不受,即稱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養而不喜,既無能受的我,也無使我接受的他,能達如此,則稱生忍。此不僅是聖位菩薩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眾共濟,所以忍辱是建立和樂人間的最佳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