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離我們有多遠?
文章來源: 黑眼睛的蘇珊2021-04-16 19:17:13

最近熱議的電影《困在時間裏的父親》讓人們不得不思考老年癡呆症的問題。這個電影裏的老父親安東尼的確被84歲的老戲骨安東尼·霍普斯金演繹得出神入化,仿佛那個老年癡呆的父親就是他自己似的。電影裏思維混亂的老父親搞不清女護工,搞不清女婿是誰,有時會認錯女兒,有時甚至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這樣的老人我們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或者聽說過,但是親身體會過的卻讓人心請久久不能平靜。

今天與認識了20年的老朋友Susan通了電話,為的是問候一下疫情中的這位90歲的老朋友。受疫情影響,我們一年多沒有見麵了,很是想念。電話的那頭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Susan來自台灣,在多倫多住了70年了,英語非常好。國語也非常好,與她聊天可以中英文並用。也許是我的英文發音不好,也許是她的耳聾聽力不好,她沒有聽出我是誰。我轉用國語,她終於記起了我,還準確地描述了第一次見到我時的印象。聊著聊著,她突然又說了一些讓我摸不著頭腦的話,末了,還叫錯了我的名字,並且要我轉達對我母親的問候。她是知道我母親早已去世了的。難道她真的是思維混亂了?好擔心,好難過啊。

我是在教會的婦女團契中認識她的。那是2003年秋天,我的鄰居瑪格麗特帶我去教堂參加一個UCW Meeting(United Church Women Group)。這是一個由十幾個教會中的婦女組成的定期活動的小組,每個月到一個人的家裏活動。小組裏的人員都是白人,隻有一個華人,就是Susan。我見到她自然有一種親切感。她也對我很熱情。小組活動非常有意思,每次都有一個主題,例如討論如何援助非洲窮人,如何幫助難民等等。會議有主持人,有議程安排,重點發言,讀文章、講故事,做遊戲等。每次翻出新花樣活躍氣氛、發言最多的就是Susan。我得知她祖籍山東,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去了台灣,又從台灣到北美來留學。她學識淵博,樂於助人,精力旺盛,又愛張羅事情。常常去看望生病的人。時不時打電話慰問孤寡老人。我對她充滿了敬意。這樣一個睿智的聰慧的老人,會得老年癡呆症嗎?我真的很難相信。但是想想裏根、撒切兒夫人這樣的人也躲不過老年癡呆症的折磨,又覺得Susan得老年癡呆症並不是不可能的。可是對於我來說,這確實是難以接受的。

越是熟悉的人得病,就越是痛苦。最痛苦的是自己的父母得這個病。記得2012年我回國看望母親,當我見到分別了兩年的母親並叫出了一聲“媽”的時候,她卻睜著昏花的眼睛打量著我,問到:“你是誰呀?”這簡直讓我難以置信,記憶力超強的母親居然認不出她的大女兒了,不禁悲從中來。我又告訴她:“你的外孫丁丁問候你。”她說:“丁丁是誰呀?”,經過一番解釋,她終於認出了我,也想起了她的外孫。但是她顯然已經是半癡呆狀態了。我非常難過,聽人說起過老年癡呆到了嚴重的程度是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的一種可怕的疾病。母親在我見到她一個多月後便因腦梗去世了,老年癡呆症還沒有發展到嚴重的程度。

我們都在一天天變老,真的擔心這個可怕的疾病落在自己身上。如今醫學仿佛是進步很快,但是,許多疾病仍然是無法救治。人總是要死的,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而我卻認為,好死才是最美麗的生命終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