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愛國--我那漸行漸遠的祖國與越來越親的加拿大
文章來源: 黑眼睛的蘇珊2018-01-23 18:20:15

最近不少人在談愛國的話題。這的確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

我出國27年了。先新加坡後加拿大,在多倫多住了快21年了。住的越久,越是喜歡多倫多。對於愛祖國的概念越來越模糊。

仔細想想,我的愛國與政治關係不大。我愛的是那片土地、那裏的文化、那裏的明山秀水。但是,當我回到生活了20多年的北京卻迷失在水泥森林中時,當我在故宮的人山人海裏踮起腳尖也看不見龍椅時,當我在麗江被偷,在鳳凰被騙,在香格裏拉被忽悠時,我寧願躲在我多倫多小屋的壁爐前從唐詩宋詞裏去尋找江南煙雨、塞北風光!

我沒有仁人誌士的高大上,也不談民主與獨裁的優劣,僅僅從升鬥小民的日常生活幸福指數來理論,我愛多倫多要比愛北京多得多。在多倫多,食物、水、空氣的安全與北京沒有比較的必要,因為那是不言自明的。單單說每天的日常生活(這是生活幸福與否的最重要因素),早晨起床,看到的是藍天上墜著悠悠的白雲,燦爛的陽光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上班的路上交通繁忙卻沒有車輛行人亂竄亂鑽;地鐵上乘客滿滿卻先下後上秩序井然;電梯門開合時有人會為你擋住門;辦公室裏是同事親切的笑容(也許是我幸運,從來沒有遇到過種族歧視)。

下班回家先到花園裏巡視一番,嗅嗅花香,深深呼吸,滿園的鮮豔的花兒讓忙了一天的身心得到放鬆。晚飯後牽著狗兒到河邊草地散步,行人微笑著與你點頭。極目天邊是清晰的天際線,晚霞燒紅了樹林。

如果我回到北京,到哪裏去找這樣的生活?

三毛說,“當我看見父母家的窗外一片灰色的公寓時,我的心,常常因為視線的無法遼闊和舒暢,而覺自由心靈的喪失和無奈”,我與三毛有完全一致的體驗。

出國27年,不是大富,日子卻過得充實、踏實、平實、快樂,可以說是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在國外,我從來沒有為任何生活上的事情求過人,無論是孩子的上學、就醫,還是買房、買車搞裝修,一切都有章可循。凡是與政府打交道的事,更是心安,知道該給你辦的,一定能辦成,不該給你辦的,求誰都沒用。

我是一個隨意大條的人,在國內時,錢包丟了無數個。而在多倫多,我背著個雙肩包坐地鐵上下班十幾年,卻從未遇到過小偷。唯一一次自己把錢包丟在了購物中心還妥妥地找了回來。而我去麗江的頭一天,錢包就被偷。

在多倫多,我常常遇到活雷鋒,一次在Home Deport 買修deck的木料,裝好木料,開起Mini Van, 突然有一個人鳴喇叭並指指我們車的右後方。停下車後發現右後胎全癟了,車胎被一顆螺絲釘紮破了。沒有辦法,隻好去卸備用胎,由於長久未用,備用胎生鏽卸不下來。這時來了一個中年白人男子,他說他有辦法幫我們補胎。隨後他到他的車裏取來一個工具包,從裏麵拿出了一個小錐子,他把螺絲釘拔出來,用小錐子把胎上的眼鑽大,然後又從包裏拿出來一個小盒子,取出一根橡膠條,用Y型的錐子把橡膠條塞進胎孔。接著又到他的車裏拿來電動打氣筒。一番忙碌,把車胎補好了。我心想此人可能是個流動修車的,要給他錢,誰知他堅拒。他說,這些東西都可以在Canadian Tire 買到,十幾塊錢而已。這樣的好人好事是許多人都遇到過的。

老公與他的弟弟弟媳等幾個人去北極旅遊,下雨路滑翻了車,那麽偏僻的地方,每一個過路的車都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雷鋒遍地啊!

我就不再舉例了。這樣的生活,這麽美好的人文自然環境,再加上醫療養老等福利,讓我衣食無憂、老病不愁,我怎能不愛加拿大!

我喜歡中國文化,喜歡唐詩宋詞,這與我愛加拿大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