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杭州 - 梅家塢
文章來源: 冷暖人生2009-10-07 16:43:52

梅家塢是杭州近年來新開發的景點,主要看點是茶文化和農家菜,是深受熟客和本地人喜愛的休閑去處。雖然心儀很久了,但每次回國都行色匆匆,母親又臥病在床,家人不能離開太久,竟沒有機會去一次。今年五月母親去世,子女都回國奔喪。忙完喪事後,想找個地方陪父親散散心,於是一家人來到梅家塢。

因為我們說不出到梅家塢有哪個景點,的哥把我們送到周恩來紀念館門前。梅家塢原本是個普通的產茶村,因為周總理曾先後5次來到這裏視察而出名,所以村裏特意為周恩來修建了紀念館。過去從市區到這裏交通很不方便,遊客罕至。杭州政府為了開發新的旅遊景點,下大工夫整修農居和相關設施,建設農家樂,並開通梅靈隧道,成功地將梅家塢打造成一個文化休閑旅遊的品牌。今天不是節假日,時間又早,所以遊客稀少。

剛從周恩來紀念館出來,一個中年婦女(就叫她強姐吧)走過來,熱情招呼我們去隔壁的店中喝茶吃飯。我們說,現在吃午飯太早,有沒有什麽景點可以先看一下。強姐就建議我們到十裏琅璫爬山,不過回來後一定要到她家裏吃飯。我們也不置可否,就沿著她指的方向,順著特色一條街走去。這一路上茶樓接著茶樓,都還沒怎麽開張,看我們走過都熱情地望裏讓。剛走出沒多遠,強姐從後麵追上來,說要帶我們去。家鄉農家人的淳樸熱情頓時讓我感動了一把!說著說著強姐就帶我們過了馬路。往前走了一陣,強姐往街對麵一指:就在那麵!奇怪,那我們先前做啥過馬路呢?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強姐是怕別家把我們截胡了,特地帶我們從沒有店家的街對麵繞過去。這樣一來反而使我們心生反感,反而不願到她那兒消費。

十裏琅璫是一條山路,從梅家塢蜿蜒而上,可以一直走到天竺、靈隱、龍井、雲棲和九溪。當地政府為了方便遊客,特地拓寬了道路,鋪上整齊的石板,並在入口處建造了一座石牌坊。我們拾級而上,漸漸地梅家塢特色一條街,白牆青瓦的民居,和漫山的茶園就盡收眼底了。

正當我們心曠神怡之際,忽然感覺有蚊子在偷襲,而且越聚越多。蚊子們原本習慣了周末吃大餐,沒想到今天周日還有加餐,紛紛聞訊趕來。實在驅趕不及,隻好落荒而逃,那些蚊子還不依不饒,一路追殺,我們一直逃到山腳的牌坊才擺脫它們的糾纏。正摸著頭上叮的大包,想著到哪家茶樓吃飯呢,遠遠就看見強姐在拉客。趕緊閃到一邊,順著牆根摸進村去。

因為對店家不了解,隻好以貌取人。看到一家叫禮耕堂的茶樓獨有氣質,就走了進去,結果一不小心正選中了梅家塢著名的古宅。茶樓上下兩層,樓上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臨街的閣樓,就象開放式的包間一樣。當時沒有別的客人,我們獨占了一間閣樓。服務員給我們端上瓜子,沏上茶。這地方換作節假日一定是高朋滿座,難免熱鬧有餘,情趣不足。這會兒倒正給了我們聊天的絕佳氛圍。我們家子女三人從學校畢業後陸續出國,相隔多年後再相聚時,母親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們一邊品茶,一邊回憶幼年的往事和母親生前的點點滴滴,溫馨和閑逸夾雜著酸楚,真是五味雜陳。

正說話間,突然從街上傳來汽車喇叭聲和叫罵聲。趕緊從臨街的窗戶往下一看,又是強姐!原來有一輛小麵包車駛過,強姐想搶這筆大生意,情急之下竟然舍身攔車,差一點成了新時代的蔡永祥。雖說錢這東西永遠不嫌多,可這兒的農家早就賺翻了,不至於這樣窮凶極惡吧。

就這樣坐了一個多小時,期間有一個男子挑了一擔楊梅上樓來賣。後來另一邊的閣樓來了一家西方遊客和兩個貌似導遊的年輕人,我們隔著天井打招呼。中飯時我們點了茶香雞、臭豆腐和類似醃篤鮮的煲,雖然味道一般,可咱們吃的不是農家菜;咱們吃的是情調!

下回再來,我會先到龍井,然後從十裏琅璫走到梅家塢。那時我一定記得先搽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