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午餐
文章來源: 漢至2013-10-18 07:15:28

藝術係不遠的一處小樓,是教師中心,也我們過去活動的地方。有偌大的壁爐和鋼琴,還有酒櫃和沙發,牆壁上有我的抽象的限量印刷作品,書櫃裏展示了一些教師的成績,其中也有我最早時候在台灣出版的兩本書。

但是,我有很久沒有去那裏了,最近幾年圖書館造好了以後,舊的圖書館被全部整修,成了開會和活動新的去處,來這裏教師中心的活動就越來越少了。其實我倒更喜歡這種貼地的小樓和小院,格外清靜而親切,象西方人口中的外婆家,吃吃點心,在走廊和院子裏聊天,很放鬆。

那天收到一份電郵,是教師培訓部門發出的,這兩年他們不再發很多信給我了,因為教授終身過關以後就算senior了,不再是培訓的對象。可是其實我也蠻喜歡那種“培訓”的,就是聚在一起吃點心、喝咖啡,然後交流各個係的情況,學習一些工作流程並接受谘詢。所以現在又收到他們的信,就留意看了看。電郵是說,還是歡迎我繼續去活動,在教師中心,他們準備了中餐和咖啡,雲雲。這倒好,我過了幾個星期想起來這個事,正好和助教說事情,就拉她一起去“蹭”一頓午餐。

走進那個院子,我神秘兮兮地介紹助教這裏:這是我過去喜歡來的地方,喝個咖啡可以消磨幾個鍾頭。。。咦?怎麽裏麵沒有人?門也推不開,更沒有看見點心和茶水?我失望了,可是還是不太相信,就到隔壁的辦公室去打聽。出來一個老先生,並不認識,也搞不明白我們在打聽什麽,又朝裏間喊人:嘿!琳,你能不能來解答一下這個年輕人的問題?原來他還是把我當作學生了。那個叫琳的就是個學生助理,她馬上明白了我說什麽,原來,教師中心其實已經搬到墨龍中心的三樓上去了,那邊樓下是咖啡吧和學生餐廳,都已經搬過去有一年了,現在雖然還有零星的活動在這裏開,但是那封信裏講的一定就是那裏了。

謝了她,我們往回走,也當然不會去墨龍中心了,走過去要十來分鍾,但是有點倉促,也有些沒勁,還是算了。其實我想得美美的是在這個小院裏的午餐,離開了這個地方,即使一樣的招待,也興味不同了。

過了一陣子,我在院裏的一個委員會開會,結束的時候全部七八個人都去了墨龍的教師中心吃飯,果然是更敞亮和大氣的招待,稍微有點後悔一直沒有去過。我們的委員會是很正式的監督課程設置和教學的部門,每個係選出一個人來,我起初以為是有關學生輔導的,欣然接受了,後來發現上當了,不得不坐在裏麵“做官”,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接了係主任的工作了,我真的更喜歡自由輕鬆的地方去,不過要至少為這個委員會工作兩年,時間太漫長了。在這種工作的環境,即使有吃的招待,也不是太舒服或放鬆的。其實我需要的美食,不但要有質量,還要有氛圍,就是有跟我合拍的人在一起享用。這就是為什麽我不會專程趕赴一頓免費的午餐,學校裏每天有很多邀請的討論會,都有工作餐招待,但是多數時候我寧可餓著呆在工作室裏。也不得不說,我們學校的餐廳的確是有三餐供應的,就是價格奇貴,跟那些“貴族”學生相比,我覺得那裏實在不是我日常消費的地方,不要說極少有老師去那裏吃飯。有一次我招待來訪問的畫家,中午自然就帶人去那裏吃飯,很簡單的一頓快餐,加上一點飲料和點心,就花了四五十塊,人家以為我每天這麽吃,還真當我豬頭了。

以前妻子經常給我準備便當,有湯,用保溫的筒盛,還有自己做的獅子頭,炒飯,有時候是越南春卷,或者壽司,我都很喜歡,其實比學校買的好吃得太多了。可是在天還比較熱的季節,我開車來學校要一兩個小時,就不適合這樣帶東西來吃,何況大包小包很囉嗦,即使一樣樣放進冰箱,吃的時候再微波處理,也可惜了好東西。

我的小兒子知道我最近經常不吃中飯,一次從學校免費午餐的桌子上收下來一個芝士漢堡,有袋子封住的,還沒有打開過。他下午回家的時候就把漢堡放在冰箱裏,第二天出門的時候拿出來給我,說:爸爸,這是我們學校裏人家丟掉的食物,我把它收起來了,給你當中飯吧,不吃中飯會生病的。我稍稍不情願地帶上了漢堡,嘴巴裏說:你以為你爸爸飯也吃不起了?但是那天中午我吃的時候,覺得小小地感動,小小的心意,卻很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