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到的不是西雅圖
文章來源: 漢至2013-04-23 09:45:48

看了幾段「北京遇到西雅圖」,很失望,因為拍的不是我心裏的西雅圖。

首先是鏡頭裏的室內環境,沒有一點西雅圖的人文氣息。那種中國人理解的西式家具和擺設,看不出時代、風格和趣味,我自己觀察和體驗裏的西雅圖民居,多是有些自然風的,用木質和木色的家具,新藝術風格的裝飾,以及彩色玻璃的燈具,也有的追求現代都市情調,灰色和彩色牆麵、深色門框以及極簡的家具,這些都沒有反映在電影裏。

其次是室外的,電影裏出現的還是那些中國人概念裏的西洋花園,白色的欄杆什麽的,都不是西雅圖的特點。西雅圖的室外裝飾,其實是很東方味道的,不要說潮濕的氣候下產生的青苔,就在樹幹上、石頭上,放塊這樣的石頭、鋪一段石子路,做一個小噴泉,讓水不斷地濺出來,發出聲響,在安靜的空氣裏......在電影裏當然沒有。不要說會不會有跟自然協調的木色欄杆和露台了,其實西雅圖最多最好的就是木材了,從比爾蓋茨的豪宅到普通人家的庭院,經過處理的紅杉木、天然的石料以及金屬材料的混合運用,都是流行的"腔調"。

這些隻是表麵,仔細看情境,那些聚會的風格,好像還是老上海的格調,或者是中國人理解的西方生活,跳跳舞、喝喝酒,無論是上海還是香港,哪裏沒有這樣的垃圾?到西雅圖來,怎麽也不注意這裏的咖啡文化,不明白不是錢可以搞定的那份休閑,這是一個很有情趣的地方,怎麽拍成電影就隻剩下一句:這裏經常下雨?

西雅圖不僅有雨,也出大太陽,雨後的陽光是特別明豔的,他們曉得嗎?

住在西雅圖的中國暴發戶,會很明智地雇用西雅圖當地人去采購家具和擺設,因為西雅圖人的“腔調”很不容易模仿。不得不說,那些大陸的導演和美工,要做好電影真的需要惡補當代設計和時尚文化了,那真不是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