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院(九)
文章來源: 漢至2012-04-17 20:50:55

寫小文章,再貼小文章,比埋頭寫長篇有意思。剛剛貼出去,就有朋友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正好可以回應他們的問題,再寫出來,再貼出去,樂此不疲。

上次寫到美院時候的生活,有問題說“會不會藝術院校都有此類現象,真正德藝雙馨的老師很少?”,就來說說這個“德藝雙馨”吧,其實我以前很多文章說過這類的詞語,都是中國特有的反麵意義的東西,明明道德完善的,卻往往被排擠打擊陷害成了道德有問題,明明陰謀詭計的,倒扯一張“德藝雙馨”的虎皮人模狗樣。不過,我上次說到的韓教授,還不足以用這樣的說法去評論,他隻是本位主義或者宗派主義了一些,或者說在教學上,對學生的成長,偏見多了點,耐心不夠,蓋棺定論早了些,方法上的問題而已。

我之所以現在這樣說,主要是這樣的事,在我的生活曆程中根本不算什麽,反而是有促進的。有中學的同學讀了,說:我以為你一直很順的。其實,對我來說,大學本科時代真的是最最順利的時期,這故事隻是一段序曲,將來真的有很痛苦的事情會寫出來的。當然,我現在作為全職的美國大學教授,更加理解什麽是教學,什麽是對學生有幫助的,才比較過去自己經曆的故事,發出感歎來,希望中國的藝術教育能夠在這方麵有改善。

這不是什麽空話,改善是很難的,我很了解中國人的問題,複雜性太大了,不僅如此,人的心胸氣量太有問題。其實在我現在的美國大學,也一樣有人事問題,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文化背景,甚至性別和教育背景形成的互相對抗的小圈子。有時候鬥爭很劇烈,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但是,非常重要的三點,是中國人不會體現出來的:

一,不管怎樣的不同態度和分歧,一定最後一起尋找成文的規則,在規則下解決。如果規則不能涵蓋,就要選舉和投票來確定適用的新規則,再用新的規則來執行。我覺得這是精髓,我們中國人永遠不會,在論壇爭起來,就一定要單獨發帖攻擊別人,我一次又一次刪他的貼,最後就罵到我的名下,什麽都罵出來了,還是不理解我是按照論壇的規則辦的。

二,不管如何對立和憤怒,起碼的禮貌永遠要顧及。開會的時候頂多不看對方,看到了還是要客客氣氣。一開始我怎麽也看不出來他們之間的矛盾,因為都客客氣氣的,從來沒有麵紅耳赤的時候。這種修養,對國人來說太難了,過去我看到太多的拍桌子大罵,很戲劇性,電視劇裏也都是這樣的狀況,好像不哭叫打罵的就不象中國人的真實生活了。

三,在學校裏,教授之間的分歧,永遠不把學生卷進去。我們很多好學生,都是“敵對”教授的緩衝地帶,在開會的時候,要提名獎學金,大家提出來好學生的名字,不會因為對方提出了就反對,而是非常高興地附和,為學生喝彩,很多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雙方都很感動,合作的態度就進一步積極起來。

馬上就是這個學期的學生獎學金大會了,我提名了一個我最得意的學生,他上個學期在北京留學,同時是我的獨立繪畫研究生,他自己畫了很多作品發給我看,我覺得他應該是一等獎的最好人選。但是同工作室的另外一個教授對他沒有一點印象,提名了另外一個學生,我們兩個就爭執起來,直到最近學生畫展,他把作品陳列出來,效果很好,那位教授看了馬上改變了態度,非常感謝我的提名和堅持,也轉而支持他,同時她說:這次領獎的時候應該由你一個人頒獎給他。因為過去每次發獎,我們兩個商量好人選以後,她都趕在前麵去頒獎,是她習慣的一種強勢,而每次她都回頭覺得自己做得不妥,這次她主動這樣說,就是要把功勞歸給我一個人。

我覺得就我自己,或者其他的教授,都習慣於互相溝通和接受,有時候因為教育和文化背景不同,其實他們和我的分歧是很大的,爭執起來都不退讓,但是隻要有令人信服的東西,或者前麵說的規則,就要彬彬有禮地接受。其實我的院長一開始也擔心過我可能不適應,她希望我不要回避矛盾,要有自己的態度,可是當事情出來,有了矛盾,我會很不快樂,以為自己因為是少數族裔而不受歡迎。院長就把當時我評終身教授時候的係裏投票透露給我,如果有一票反對(包括終身和晉級),就絕對是保密的材料,因為我是全票通過,兩個方麵都沒有任何質疑,才可以給我本人看。她的意思就是說:在美國,哪怕大家在工作上有分歧和爭端,甚至完全對立,但是還是要相信一點,麵對事實和規則,哪怕是不記名的投票,也會具有紳士的風度、做得光明正大。

有人說,這是一種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礎上的自信和道德優越感,我很讚同。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