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房子是否該脫手了?
文章來源: GoBucks!2022-11-02 08:26:14

改革開放後,單位的住房也改革了,從公房變成了私房,隻需要付少數錢,遠低於市場價。部分留學生的父母有留下的房產。老人百年之後,這些房產是否保留自用,出租,還是脫手賣出,相信會有不少人在考慮的一個問題。部分人也在國內投資房地產,也麵臨著這個問題。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比較成熟,而國內還在調整之中。我記得,父母買房的時候,就像在自由市場買菜差不多,簡單的很,讓人不放心,但還是辦成了。在成交前,我打電話給朋友,人家本來就對國內信心滿滿的,說放心吧,不會出事的。在美國,買房賣房的過程都非常正規,讓人覺得作假不容易,畢竟是經過多年的磨練。可以說,美國的房地產經驗未必符合大陸的情況,必須小心謹慎才對。

本人不是房地產專家。房地產的好壞跟經濟有關。經濟好的時候,房地產也跟著上去。工作就業機會增多,人口湧入,對房地產的需求量也開始增加,供需不足,帶動力房地產的價格。國內的房地產價格除了跟經濟狀況有關,也跟學區的質量有關。美國除了學區,還有治安等情況。總的來說,人如果沒有工作,那麽就很難保住自己的房子。中國目前基本沒有房產稅,美國有,而且不低,送你一個房子,沒有收入現金就很難保住。

國內受清零政策等影響,經濟目前是一片蕭條。從國內出來的油管節目來看,不少餐館倒閉了。各種封城行動限製,加上一些企業倒閉,就業困難,人們就減少額外的開支,對服務業是個嚴重的打擊。隻有徹底結束清零政策,經濟才有可能複蘇。但最近習近平成功連任,而且將清零繼續執行到底,恐怕最近這幾年不會有鬆動的機會。

即使清零結束,在習在人期間,經濟也沒什麽奇跡。自從他上台以來,中國的GDP年增長率就在持續下降。可以說習搞不好經濟,甚至搞壞經濟。從新的政治局委員來看,沒有懂經濟的,但絕對會服從習的命令,也就是說是戰士而已。此外,中國跟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進行貿易戰,這肯定會對中國的經濟有巨大的影響。習對房市的發展也不感興趣,認為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市場經濟如果過度幹預了就不叫市場經濟。習對計劃經濟感興趣,甚至想恢複過去的供銷社。在私企紛紛倒閉的時代,發展國有企業,能大量雇用失業的,也許能對保持社會的穩定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到時候,是否又回到公房的年代都很難說。如果說,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麽公房應該是最佳的方案,因為政府能夠控製,炒房將成為曆史。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發起戰爭,武統台灣。當年的阿根廷的馬島戰爭(福克蘭群島戰爭)就是個例子。那個時候,阿根廷也是軍政府統治,國內經濟一團糟。為了轉移老百姓的視線,發動了馬島戰爭,但還是失敗了。個人認為,武統能否成功在於美國是否願意卷入,台灣的抵抗能力。大陸很可能會進行頻繁,大規模的軍演,然後突然襲擊。這需要事先大規模增加軍隊,突襲前的大規模軍隊集結肯定會被發現。軍演可以真真假假,搞不好哪一次就是真的。此外,封鎖台灣周邊的海域,讓台灣經濟崩潰,投降,不戰而勝,也是一種辦法。這場武統戰爭的結果很難預料。沒有烏克蘭戰爭之前,可能習的信心還是滿滿的。現在掃除了團派等異己分子,沒有人會阻擋習的武統。 此外,不肯定的因素還有大陸的軍隊是否能夠打仗。武統台灣遠比當年的自衛反擊戰要難得多。相信當年解放金門的戰敗還記憶猶新吧。

習的前兩屆沒有搞好經濟的成績。從目前來看,第三任也不會更好,隻有更差。能甩掉大陸的房產就盡快去做,否則成為爛尾都很難說。將來對外匯的管製肯定會更加嚴格。經濟不好,富人也紛紛出逃。我說過,某親戚在20大前就感覺不妙,已經離開了中國。 我祖輩當年就是沒來得及出逃,結果公私合營全被共產了,人家現在還用著當年的商標,成為了集團企業,錢賺的是滿滿的,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比起土改被槍斃的地主富農,城市的資本家起碼還保住一條命。總之,對於大陸的房市,我不大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