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保台”應該不是瞎說的
文章來源: GoBucks!2022-05-26 09:39:08

前幾天,美國總統拜登在一記者招待會上肯定了美國將會軍事幹預台海戰爭。此話打破了美國長期以來所奉行的“戰略模糊”政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猜疑。 事後,美國務院,五角大樓紛紛出來澄清,聲明政策沒有改變。我的看法是,拜登這次沒有失言,而是因為他在俄烏戰爭當中犯了一個錯,導致了被人認為軟弱。這次記者會是一個補救的機會,此外也給大陸攻台增加更多的不肯定因素,給習近平多一個思考。

大家還記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拜登曾經多次提到過,美國不會出兵幹預烏克蘭。俄羅斯知道美國不會出兵,可以放心大膽地入侵烏克蘭,毫無後顧之憂。如果當時拜登搞戰略模糊,那麽普京將會有顧慮。萬一美國決定出兵幹預,那麽戰爭的規模肯定會大不一樣,結果也難於預料。其實,美國出兵的可能性會是非常小的。首先,烏克蘭還不是北約的成員國之一,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得必須出兵。此外,經過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爭,美國老百姓早就厭倦了動用美國軍隊去解決世界其它國家的問題。拜登的誠實普遍被人批評,被當成一種軟弱,暴露了軍情戰略。民主黨一直被人,尤其是共和黨標榜為在軍事上,國家安全問題上總是非常軟弱。對於老政客拜登居然會犯這個低級錯誤真是不可思議。

在台海方麵,一旦大陸要武統台灣,美國會進行軍事幹預嗎?從上麵的分析來看,可能性很小。從曆史來看,美國是不願意在國外進行武力幹預的,比如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極有可能會繼續烏克蘭的模式,對台灣提供防禦性的武器。能否保住台灣將取決於台灣人民自己了。 我曾經提到過在亞洲建立類似於北約的機構,這樣可以互保,抗衡中共的挑戰,但到目前為止,這個機構還沒有什麽影子。亞洲各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嚴重,組織這樣的機構是個非常大的挑戰。此外,因為曆史的原因,亞洲各國對彼此普遍抱有懷疑,在合作上會有顧慮。由此可見,亞洲還需要美國的領導調和的角色,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模式還要進行很長時間。

另一個不肯定因素是美國的總統製度,每四年要換一次,國際政策也會有所改變。 但不管怎樣,從這次俄烏戰爭來看,台灣要建立能夠保護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指望美國出兵,軍事幹預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台灣兩大黨派需要在這方麵必須高度團結一致,否則容易被大陸利用,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