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打乒乓球
文章來源: GoBucks!2021-03-08 11:53:17

打乒乓球誰不會?尤其是大陸來的,多少能玩幾下,但高手並不多。疫情期間,到處封城,活動不便,隻好充分利用家裏的環境去鍛煉身體。打乒乓球就是一個。

前一陣子,家裏的安保監控裝置壞了,廠家倒閉,無法提供網絡服務。於是,馬上購買另一個廠家的,除了比過去的功能強,還免費提供雲端存儲服務。我還發現,它的另一個功能是能夠錄像。我趁機看看自己打球的姿勢,結果悲劇了。姿勢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難怪自己的球技這些年來沒有什麽顯著提高。

上班的地方也有一個乒乓球台,是比較廉價的那種,也隻能湊合著玩吧。記得小時候也有乒乓球熱,當時用的是水泥球台,上麵放幾塊磚頭當作球網。即使這樣,還需要排隊才能打。球拍就更加差勁了,是光板的,上麵沒有任何膠皮,更不用說反貼膠皮的球拍。直拍遠多過橫拍,為什麽不清楚。乒乓球也很珍貴。球凹進去的時候,還需要把球放在一個碗裏,倒入暖水瓶的熱水,讓它裏麵的空氣產生膨脹,將凹進去的地方補好再用。疫情沒有開始前,也經常去玩玩。盡管水平有限,時間長了,還是有一批忠實的觀眾粉絲。辦公樓搞清潔休息的地方正好是我們打乒乓球的地方。他們休息的時候,經常觀看我們打球,還為我們助威呐喊,很容易對自己的球技產生滿足感和自豪感。

姿勢對不對,跟油管上的高手對比就知道了。國內有句俗話,有比較才能產生傷害,這太正確了。沒有比較,看到對手被打得滿地找牙,還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從錄像看到,我腰板挺直,隻有右手去左右接球,而專業人才是半蹲著接球。過去羽毛球訓練產生了深刻的烙印。咱這兩三下還能跟半職業的對付一下,但人家說,你的動作看起來像是在打羽毛球。真是沒錯,打羽毛球是靠手腕力,更不會半蹲著,跟乒乓球不大一樣。過去的訓練已經將自己的動作習慣化了,是很難改變。打羽毛球在南方很普及。有一次局裏組織羽毛球比賽,我還以為能夠輕而易舉地拿到冠軍,結果輸給了一個職工,隻拿到了亞軍。不過我也不經常打球,完全是靠吃老本,奔跑速度跟不上,體力也不行。

她的話讓我想起國內單位曾經分配過一個南大的女生,據說是校隊的,水平怎樣不清楚,沒見過她打球。打乒乓球蹲功厲害。他們的大腿肌肉都是滿滿的,超大結實。男生無所謂,女生就有點怪。他們走路的樣子都像是在打乒乓球,很有力氣。這女生皮膚很白,就是個子比較矮,人還算是漂亮,一白遮百醜。我有幾次值夜班,能經常看到不同的男生跟她在一起。後據說,她同時跟幾個同單位的男生約會。當時,大家都想出國,該女生也不例外。後來據說她跟一個能出國的好上了。

改正了自己打球姿勢之後,球技有所改進。原來隻能打幾板,現在可以不中斷。不過打著,打著,就忘了自己應該保持的姿勢,又回到了過去。:)跟習慣了右行駕駛的北美到英聯邦國家左行駕駛差不多,心驚膽戰的。每次在十字路口,都需要告誡自己,要保持左行。但是,一旦放鬆下來,就忘記了這個規則,導致險象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