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廁所浴室混用
文章來源: GoBucks!2021-02-07 07:30:15

支持川普的不少認為廁所混用是不可思議,不該支持的。其實廁所混用中國早就有了,尤其是在貧困,改革開發前。

孟子的男女授受不親在中國文化有巨大的影響。即使有五四運動,對外接觸增加,但這樣的文化還是繼續殘留在國人的思維當中。

我在南方讀中小學的時候,男女生是互相不說話的,即使到了大學也不說話。小學的時候,每個課桌可以坐兩個人,一男生,一女生。但之間都不說話。有的男生還用小刀劃出界限。課外也是男生女生分開玩。文革的時候,很多時候老師去搞政治運動了,把學生留在課堂做作業。記得抄書就是其中的一個。班裏有膽子大的,經常號召大家出去玩,等老師回來才回來。現在想想童年不就是這樣嗎?整天關在課室裏,能有正常的童年嗎?

上中學的時候,基本都是男跟男坐,女跟女坐,終於有聊天互動的機會。課堂上也開始熱鬧了。老師需要經常教訓開小差,不聽話的同學。有一次,一位女老師硬把一位調皮搗蛋的同學給拉到黑板附近罰站。初中的時候,男女生開始發育,力氣也不小,要拉上去還不容易。

即使到了大學也沒好到哪去。男女同學之間互動增加,但大學四年說的話還是非常有限。畢業回校團聚就不大一樣了,基本上是毫無障礙。

國內的廁所浴室大部分男女都分開的,但也有不分開的,尤其是資源比較緊張的單位。我們單位有一棟單身漢樓,後來由於房子緊張,也有單身漢結婚後還住在那裏的。每層樓都有一個廁所,不分男女,也沒見到有人抱怨。

下放剛回廣州的時候,由於住房緊張,住在一個臨時的地方,是一個大房子隔開的,裏麵有很多家庭,典型的雞鳴三省,沒有隱私。廁所浴室都是男女混用。由於位置有限,高峰期間,還有不少人在排隊。早上晚飯後基本是如廁的高峰期。我就不湊這個熱鬧,到單位去解決。有意思的是,怎麽沒人提出男女授受不親。中國人還是非常實際的。在不同環境下都能活下去。

剛來美國的時候,經濟有限,基本都是大家共用廁所浴室。打掃衛生是輪流製。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嚴重的問題。隻有女生的頭發長,經常堵塞下水道,屋主要經常花錢請人疏通管道,很不高興,威脅要女生負責開支。

人類社會是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過去的中國人穿的都是遮的非常嚴實,哪有現在在大庭廣眾下穿暴露的服裝?現在國內的超短裙到處都是, 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可見即使有文化的約束,但人還是逐漸接受新的思維事物。美國的LGBT(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運動這些年來不斷發展。廁所問題就出現了。 他們到底應該去男廁還是女廁,這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增加一個LGBT的。在廁所方麵,美國有健全的法規。所以這是個立法問題。很多人一下子不容易接受。前幾年去加州參加會議,有幾個廁所就是中性的。因為本業界男性居多,也沒遇到什麽問題。總之社會在前進,時代在改變,需要一個寬容的心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