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道路通羅馬 - 娃被體育特招了
文章來源: GoBucks!2021-02-11 11:12:07

橄欖球,棒球和籃球是美國三大國球。能跟老美聊天如果不懂三大球肯定聊不了多久。不光是男人,女人也都很懂球。在美國養過娃的都知道,他們從小就開始打球,體育是他們生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別的球類不清楚,打棒球的青少年在美國就超過百萬之多,每年比賽無數,從體育物品到比賽,是個大買賣。有些人可能知道,台灣少棒曾經很出名,那是靠欺詐玩假的,比如隱瞞真實年齡,全台灣精選,軍隊集中訓練,完全是違法遊戲法規。在美國,不少家長的水平都很厲害,他們曾經都是中學大學校隊的主力,甚至還有職業隊的。老中的實力根本無法比,老中媽媽更沒有幾個懂體育的,我家領導居然不比我差,指的是知識方麵。可以說,華人要在美國的三大球出人頭地非常難,很大部分不是靠推,而是靠娃的天賦和勤奮努力。

海一代絕大大部分都受過美國的高等教育,不少大學都有體育項目。如果你的母校體育厲害,那麽工作之餘就有很多體育轉播可看,生活會豐富很多,否則看體育很難上勁,幫其它大學搖旗呐喊實在沒勁,因為跟自己沒有關係。人就是這樣奇怪。少年棒球技術差,錯誤多,沒看頭,但如果是自己娃在比賽就完全不一樣,你的情感變化會跟著球賽的進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看NBA恐怕都沒這樣的經曆。

我家的娃從小就喜歡體育,而且喜歡模仿電視裏的體育節目。我們就讀的大學美式橄欖球在全國每年都是前幾名的。沒娃的時候就開始看每一場球。也許會對孩子有影響吧。我們家沒有太多的體育基因。他姑媽曾經拿過全國乒乓球大學生集體冠軍,曾經參加過省隊。在幼兒園的時候,曾經讓他去學冰球運動。剛上一年級,我們跟他報名本地的各種球類比賽,有足球,棒球,籃球。橄欖球太容易受傷,沒報名,雖然娃對接球手的位置很感興趣,在家老要我跟他練習接球。當時後院有半畝平地,訓練很容易。

娃開始的體育經曆並不順利。他所在的隊整天輸球,一般孩子早就打退堂鼓了,但他不大介意。終於有一次拿到了棒球季節比賽的冠軍。他隊的教練是個兒科醫生。在最後決賽的時候,讓表現不好的隊員坐板凳,讓最好的隊員上場比賽。後來聽社區的一個家長說,還有更高級的隊,需要選拔才行,一般的隊不需要。就這樣,經過選拔,娃被選上了。這些業餘的隊,教練往往就是家長,他們的娃當然會有特殊待遇,基本上是想打什麽位置就打什麽位置。我們娃沒背景,也幫不上忙,隻有任人安排位置。這個隊也不夠厲害。他原來的隊好不容易拿到冠軍,轉隊後又進入了輸球階段。

娃十歲的時候我們搬家了。新家所在的地區棒球更加厲害。通過選拔,娃再次進了高級隊。教練看中他是左撇子,球路非常特別,扔出去的球慢,大弧線型的,不好接。這個隊經過幾次淘汰,剩下的基本都是本地的精英。就這樣,娃跟著這個隊進入了贏球階段。該隊曾連續兩次進入“世界”少年棒球決賽,但隻拿到了亞軍,冠軍給本地人拿去了。美國人是井底青蛙,什麽都叫世界,其實也就是北美國家而已。跟古時中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一樣。文革時候我家被下放到一個小地方,那裏的人也不知天高地厚,夜郎自大,總認為自己是世界老大。

在這個隊打球不過癮,又去參加地區選拔,這種隊是由區域精英所組成的,個個隊員都很厲害。娃入隊的時候已經晚了,一個人都不認識。記得頭幾場球,娃在場上打得非常精彩,是贏球的關鍵得分手。幾場球下來,大家就都熟悉了。在場上打得好,其他隊員教練都佩服。教練是業餘愛好者,不拿工資,隻拿勞務費,像孩子頭。因為要幾個州到處跑,花費還是需要的。佛羅裏達就去過好多次。沒幾年,我的車就上了30萬英裏。教練是個狂熱的川粉,原來印象還不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就不再來往了。

上高中後,娃的弱點就顯示出來了。他發育晚,力量有限,球速上不去。不少白人也一樣。為了增加肌肉,有的還吃藥。高中時期如果你能扔出90英裏以上的球速,馬上就有星探在跟著你。 娃有一同學打橄欖球,塊頭極大,幾乎被所有的名校看中招聘,天天有電話問寒問暖的,感覺真好。娃當然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不過該同學有情緒化的問題。他們平時還打籃球。場上基本是在打架。他老是被人盯著,搞小動作,他非常生氣,有次在比賽中還號啕大哭,徹底崩潰了。情緒化是體育比賽的大敵。每次選拔,教練要填一張個性表格,裏麵有控製情緒的能力怎樣,能否聽從教練的指導等等。

娃還參加了幾次國家隊的選拔活動。最終選拔都是在佛羅裏達舉行。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因為小孩的家人親戚都來了,尤其是本州的,非常熱鬧。娃是左撇子投球手,他的怪球老讓擊球手認為是出界犯規球。對於老練的隊員來說,這樣的球還是能擊到的。娃最後被選中。他們隊隻拿到了亞軍,輸給了加勒比海的某個隊。這個國家隊隊員塊頭都特別大,渾身都是硬邦邦的肌肉,感覺不是一個年齡組的。

我們對娃的要求是,棒球可以玩,但不能耽誤功課。娃在畢業那年得了全縣體育最佳運動員。因為功課好(學校前三名),還得到了特別獎。由於他的速度上不去,娃知道自己的棒球前途有限,開始考慮能否通過體育特招生,進入好的大學。每年各大學有選拔活動,在佛羅裏達舉行。娃在夏天比賽的時候把腿摔斷了,要休息幾個月,影響參加第一次選拔。第二次的規模比較小,因為大部分都被選上了。受傷幾個月,娃的狀態一般,但還是被哈佛,MIT,Swarthmore看中。哈佛的教練很喜歡他,但因為投球手已經招滿,沒辦法。MIT也一樣。最後教練邀請他去了Swarthmore參觀,當時的感覺還可以,遺憾的是學校以文科為主。教練說,他隻能推薦,能否錄取需要學校招生辦決定。娃最後被EA錄取,但還是猶豫了半天,因為該校的工程不如州大。進入這樣的校隊也隻是娛樂而已,沒啥前途,進不了職業。娃希望有更多時間去享受其它的項目,比如高爾夫,足球等等。讀州大也沒啥。娃畢業後,工作了幾年,覺得沒勁,去了全國頂級的霍普金斯大學讀博。

娃從小開始體育鍛煉,學到了遵守紀律,能夠對付輸贏,打造頑強的精神,享用一生。還有,在美國,體育可以交友,豐富業餘生活。將來有孩子之後,相信他會做教練,培養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