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也難過金錢關?
文章來源: GoBucks!2021-01-17 08:46:06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呢?應該是金錢地位吧。從古到今,美女不是嫁給皇帝高官,就是惡霸地主。解放後,有錢人幾乎不存在了,隻有黨政軍的官員,他們掌握著資源,跟有錢人沒啥差別。改革開放後,有錢人又回來了,美女選擇也增多了。男人愛美女是為了繁殖後代,而女人是為了有個更加安穩的生活,這些反映出男女的能力和思維上的差別。

最近這些年來,在美國大學的老中男教授不斷出事,而且大部分跟錢有關,這是為什麽?他們當中相當多還是有名氣的。難道是英雄難過金錢關?美國大學雖然不能說是社會上收入最高的,但是也還是非常不錯的。像麻省理工,普渡大學等,工資起碼都是十幾萬美元以上的,這些網上都有,很容易查到,尤其是公立大學,都是公開資料。

當年的中國是腦體倒掛,大學門口賣茶葉蛋的工資要遠遠高於大學教授。不過公平來說,人除了錢,還有地位一說,後者是一種潛能力,隨時都能轉換成錢或特權。比方說,中央領導人的工資普遍不高,但人家地位高,待遇高,這都不是賣茶葉蛋能得到的,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比較腐敗的領導,一個批條就可以賺到盆滿缽滿,拿南方話來說是豬籠浸水。80年代國內朋友就有專門幹這個的,倒賣出口批條。我比較清高,不願意加入,錯過了發財的機會。現在看來,第一桶金總是不幹淨的。

那麽問題到底出在哪裏?為什麽名教授容易出事?首先,沒有名氣人家不找你。熟悉國內的都知道有嘉賓出場費之說。有朋友常問,能否邀請到某名人參加他們的國內活動,費用全包,還有補助。在職的不容易請到,人家還考慮自己的名聲,不能亂用。退休就無所謂了,就當去旅遊吧。你看看老楊都回去了。沒有名氣的也不要灰心喪氣,可以考慮小縣城等偏遠地區嘛。我當年所在的中學,名字都不好意思提了。曾有著名乒乓球國手梁戈亮,亞運會短跑高手馮振仁來訪問,有打雞血的效應,相信不少同學還記得。

邀請往往是由母校牽線,畢竟跟學校曾經有一段紮實的感情生活,要完全切割掉不容易。除了給學校國家出力,錢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大學教授工資不低,但是比起學電腦的,本科出來就十幾萬美元的年薪,心裏的卻是有點不平衡。雖說工資是相對的,沒法比。但跟讀博的投入來說,這差別是太大了。類似的醫生也差不多。如果不改變調整,學醫的將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差。總之跟社會結構,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原因。

改革開放後來美留學的老中都經曆過文革,那個溫飽難保的歲月,大家都很窮。改革開發後,機會來了,都紛紛加入了出國的大軍。即使是後來拿到學位,找到了份好工作,但是過去的艱苦歲月還是非常難忘。更嚴重的是,這些年,國內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有錢人也多了,社會上,同學裏大款的也不少。相比之下,學校的那點薪水似乎不多。有機會,能發揮點餘熱為什麽不去試試呢?

除了錢,榮譽地位也很重要。不少同學聚會就有聲明,不談事業成就,人比人氣死人,弄不好還會搞得不歡而散。中國人喜歡光宗耀祖,上名人錄,得大獎。在錢和地位的雙重出擊之下,能守住不動搖的恐怕沒有幾個。不過為什麽男教授出事遠比女教授多?除了數量上的差別,恐怕跟男教授的膽子大也有一定的關係。

美國大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鬆的。即使被抓到,真正的懲罰也是比較輕的,大概最多也就是幾年吧。雖說名聲受到影響,但是還是沒有完全堵住學術之路。我見過的就有好幾個,出獄後照樣搞學術活動,不能說還是一條好漢,但名聲肯定受到影響。

沒被FBI約去喝茶的要小心,遵紀守法很重要,美國不同中國。此外,這樣對待大陸來的教授是否會導致更多的錢學森?我看不一定。國內的學術界目前還不十分理想,跟過去不一樣。當年的總理部長去負責招聘海外專家的日子是不會重演的。何況老婆孩子都在美國,要歸根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