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紙都哪去了?
文章來源: GoBucks!2020-05-01 06:47:02

家裏的廁所紙不多了,需要購買。疫情發生以來就一直沒見到過。附近的Costco和山姆俱樂部都沒有賣,已經脫銷了,一進門就能看到告示。我想,像我這樣的肯定不止一個。如果買不到,他們會怎樣?

我上網查了一下,目前廁所紙短缺並非完全是老百姓瘋狂購買囤積,這當然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是廁所紙並非是中國生產的,不存在運輸,卡脖子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下一個問題,在家工作。通常大家白天都上班工作,如廁也當然在單位,家裏的廁所紙用的有限。在家工作消耗量增加是廁所紙供應跟不上的一個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生產廁所紙的公司有一定的生產額,生產過多了,容易造成產品積壓。在平時,需求量有限,公司的生產力是根據這個需求來定的。現在,需求量突然增加,公司也需要時間進行準備。由於疫情的關係,上班也受到限製,這也會影響生產。公司也在考慮,如果大幅度增加生產,那麽疫情結束之後怎麽辦?

我還了解到,廁所紙也分幾種。首先單位公共場所用的基本都是再生紙,就是用回收的廢紙生產的,當然不大好用,也不美觀,黑黑的。不過美國的廁所紙再不好用也比我當年去新西蘭要好。我住的是一個家庭旅館,在南島的基督城,當時的教堂還在。當地的植物園很漂亮,附近的海岸線,藍天,大海,雪山,河流,也很漂亮,真是天堂,印象很深。家庭旅館的廁紙十分粗糙,像沙紙差不多,擔心會磨出血。家庭用的是用柔軟的木頭紙漿做的,手感很不一樣,感覺想棉花似的,比再生廁紙要好多了,當然也貴了不少。

眾所周知,造紙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我想,中國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之一應該是廁紙。沒有紙張的時候也有紙,比如用動物皮做的,用樹皮做的,但這些都很難用做廁紙。造紙術的發明才能有又便宜,又柔軟的紙。我小時,沒有像美國這樣的廁紙,當地叫草紙,黃黃的,像馬糞顏色,厚厚的,被切成一個方塊。每次上廁所,拿上兩張。後來,開始用報紙,信紙。用前,使勁把它揉成一團,這樣能讓紙變軟,好用。當時農村都很窮,有的連紙都沒有,舍不得買,現金不多。如廁之後,隻能用棍子甚至用瓦片,石頭解決。我聽後大吃一驚,城鄉的生活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在中國,廁所是不配廁紙的,要隨身帶才行。來到美國後才發現,原來廁所都配有廁紙的。有的老中還偷學校的廁紙,帶回宿舍用,這也太缺德了,可見當時的老中是非常省的。

當然在一些國家,人家不用廁紙,如廁之後用手洗。在日本,座廁是不大一樣的,如廁之後可以噴出溫水自動洗幹淨。旅館也配有廁紙,因為有不習慣的。有的國家需要用手清潔。他們也用手來吃飯,當然不是用清潔的手。比如印度是用左手清潔,右手抓飯握手的,千萬別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