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鍾南山看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 GoBucks!2020-01-31 06:50:11

敢言的鍾南山院士在這次武漢肺炎爆發當中又一次起到關鍵的作用。武漢湖北政府由於管理上的錯誤,導致了行動上的延遲,造成了大麵積的疫情擴散。老百姓對他們喪失了信心。這時,他們想到了鍾南山院士,像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把他請出來。眾所周知,鍾院士敢言,但這種人在中國已經是稀有動物。鍾院士敢於說出真話,即使有問題老百姓也相信。現在山寨的鍾院士言論分析有很多,他們充分利用了人們相信鍾院士這個現象,也反應出人們還是害怕自己的言論會被惹出麻煩,甚至會被秋後算賬等等,還是用鍾院士的名義比較保險有效。如果這次沒有敢言的鍾院士出麵,我想局麵會更加混亂,更難控製,也許會導致更大的蝴蝶效應都說不定。從曆史來看,這樣的可能性是有的。天災人禍是很容易失去百姓,導致他們造反,如果政府失去了作用的話。

這次武漢肺炎又一次說明了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沒有言論自由,國家管理人員和普通老百姓都不容易知道事情的真相。沒有真相就很難作出及時和正確的決定。目前社會上到處都是謠言,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可信的機構。在一個可信度低,大家都不說實話的社會,隻能用混亂來形容了。憲法當中雖然規定了公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但是由於法製係統的不健全,這項內容目前基本是一紙空文而已。沒有法律的充分保護,老百姓還是非常擔心,不敢發表自己的言論。有膽子大的,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這些言論很快就會被維穩力量給和諧了。

西方社會,比如美國,除了有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外,大學的教授還有所謂的終身製來保護,雖然這項製度被一些人給利用了。比如把這個製度當成了鐵飯碗來利用。他們一旦有了終身教授的職稱之後就不再努力,不再創新,畢竟這是個激烈競爭的環境。但這部分人還是少數,尤其在著名的大學裏更是這樣。那樣的激烈競爭環境本身就是一個監督係統,想偷懶還不行。教授科研人員除了做科研以外,還需要跟社會接觸,擔負著社會的責任,看到不對的就會指出。重大事件例如這次的武漢肺炎也很難被掩蓋。絕望的民眾還有敢說話的,比如這次武漢的“口罩哥”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奮不顧身通過互聯網向國際社會請求援助,說明武漢疫情的真相。如果政府能更加透明的話,真正起到自己的作用,那麽“口罩哥”就不需要冒險做這樣的事情了。

言論自由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我回到國內就像去到了另一個星球似的,跟外界脫離了聯係。西方很多的網頁根本就上不去,要靠VPN才行,很不方便。老百姓也失去了除了政府的說法之外的看法,喪失了對一個事物的了解,偏見非常容易產生。其實政府根本不需要去導讀百姓,把各方麵的資訊給老百姓來判斷,他們會作出自己的判斷。導讀往往是個雙刃劍,搞不好就會捅到自己,不應該濫用。

總之,我希望政府通過這次武漢肺炎事件要好好反思自己。鍾南山院士隻有一個。下次沒了鍾南山怎麽辦?想好了沒有?重大事件往往是突發的,沒有什麽預警時間,而且也未必隻有瘟疫。如果不好好總結教訓,曆史證明類似的事件還是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