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李子柒會有爭議?
文章來源: GoBucks!2020-01-19 13:24:50

李子柒最近在油管裏火了。大家意見紛紛,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支持,一種是不同意有看法。前者大多數是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勞動過,根本不清楚農村的狀況。這些人包括文革後出生的,還有很多的外國人。有看法的大多數是有過農村經驗的,知道農村的情況遠不是李所描述的,穿著華麗的時裝做農活,燒飯等等。他們出來說出真相,說出一個真實的農村,是對粉飾農村的一個回應。學過新聞的都知道,報道需要有正反才能平衡,否則就容易給讀者帶有偏見的效果。

我本人就是批評者中的一個。本人差點錯過了知青下鄉插隊,但中小學當中也經曆過無數的學農活動,是真學的。插秧,種菜,挑土,挑糞,造大寨田等等農活都做過。這些活對大人來說都非常幸苦,何況一個兒童?農活是非常髒的,沒人穿著好衣服去下地的。好衣服都是逢年過節才舍得拿出來穿的。那個時候沒有化肥,種田靠糞尿才行,臭得很。不知道李小姐是否願意接觸它。當時還有造大寨田,把分散的農田化整,好搞機械化。有很多墳地需要遷移。我曾經參加了幾個。到處都是屍骨,有的剛埋下不久,還沒完全腐爛掉。後來領導嫌慢,為了平整亂墳崗,用炸藥把整個墳場炸平,很多屍骨,衣服,鞋子,棺材板被炸得滿天飛。農活是非常累的。插秧收割都是暴曬,流汗,累腰的活。擔東西也差不多。

李做的菜好吃嗎?有一個節目她給投資老板做了一道菜。老板們沒有一個說好吃的,巨鹹無比。她自己肯定也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便說這道菜是她親人常做的一道菜,而親人已經不在了,帶有感情色彩的描述。通過這個的故事,她巧妙地把老板們的批評轉移開了。最後,人家隻是象征性地給了個極低的價格,知道她也不會接受的。最後,李當然是拒絕,雙方都能下台。她錄製的節目中,很多都是現學現做的,非常粗糙。對於懂行的,根本無法看下去,對於不懂的,也許是個娛樂甚至學習。

粉飾過去,現狀,太平等等做法是一些人經常用的。比如有人把災難的文革說成是“歲月甘泉”,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一副奴才的樣子。不可否認,文革中有部分人得到了不少好處,但是對於被人趕到農村的知識青年,最後要鬧死鬧活也要回城,甚至要跟書記睡覺也要回城,這樣的行為表現就很難讓人理解了。難道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還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總之,李既然有權利做她的節目,那麽就別怪別人的評論。農村的問題還很多,很多,靠粉飾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少外國人認為中國現在都是北上廣,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公園,整整齊齊的,其實完全不是。出了北京城不遠就能看到荒廢的農村,敗落的景象。在廣州,在城市的附近,城中村到處都是,塵土飛揚,髒亂差。不麵對這樣的現實怎麽能去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