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談吃:中餐在美國為什麽難吃?
文章來源: GoBucks!2017-06-18 13:50:08

80年代末來美留學,自助餐(含中西餐)滿地都是,但現在已經很少了,基本是老中在搞。資助餐浪費很大,人多火爆的餐館,排隊的人很多,管它好不好吃,先拿它一大盤再說,你說能不浪費嗎?老美比起中國人塊頭普遍高大,飯量驚人,不少還是喜歡肉食,都是貴的東西。長期下來,不倒閉才怪了。去過不少自助餐店,老中的普遍都是開張的時候,肉菜都特別豐富,漸漸是越來越差,食客越來越少,直到最後關門倒閉。

我現在基本不出去吃中餐,在家自己做又健康,又省錢,把錢省著回國吃,因為絕大部分在美國的中餐不地道,不好吃,服務也特差,這裏麵原因有好幾個。首先,華人在美隻是少數民族,大部分中餐不能專為他們服務,這樣就必須要改進菜單才能生存。美國的連鎖餐館來華也是這樣,麥當勞,漢堡王,必勝客,肯塔基在中國的味道普遍跟美國的不一樣,還有很多美國沒有的種類菜單。為什麽?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符合中國人的胃口嗎?你要是以為還能有純正的美國風味就錯了。我在中國也不吃美國的連鎖店,有那麽多好吃的中餐,天天在外吃飯還吃不過來,沒必要去吃那些不地道的連鎖店。

很多中餐館的食材不新鮮。自助餐店還比較好,畢竟流通量大。肉類,一般來說,雞肉比較新鮮點。一般的小店,牛肉豬肉很難保證,吃到口裏總有一股怪味,一種不新鮮的味道,想吐。出差在外,對一般的中餐館不了解,隻有這家店穩定我比較放心,Panda Express(熊貓快餐),能做到這樣真了不起。不過我能理解,熊貓快餐連鎖為什麽不在中國大陸開張是有道理的,因為它完全是為美國人設計的,不一定符合大陸中國人的口味。不過個人認為,在國際友人比較多的中國城市是有一定的市場的,連鎖恐怕困難,因為沒有足夠的食客。不少美國人認為,熊貓快餐代表中餐,不少人在華工作還希望吃的美式的中餐,尤其是左宗雞。不過熊貓快餐也不是到處都有的。記得有兩家就已經倒閉了。比起麥當勞,漢堡王,熊貓快餐算是比較貴的。

當然不能說國內餐館的食材都是新鮮的。對於粵菜來說,以清淡為主,不新鮮的食材一入口就知道了。再說,國內現在餐飲業競爭激勵,敢玩不新鮮的不好吃的立馬完蛋,有的是人來接盤。今年回去,在一家飯店吃飯,其中的烤乳鴿就不新鮮,入嘴後有股怪味,但絕大多數的菜是吃不出來的。至於中國的食材是否安全,這很難知道。

在美國,中國人聚集的地方能吃到稍微正宗的中餐。中餐的問題是,廚師差別很大,質量差別也很大。去到陌生的地方主要看顧客評語。出差去熊貓餐館吃飯也隻是換換口味,千萬別談什麽廚藝鑊氣,因為它很多都是煮出來的。它的炒飯一點也吃不出有炒的味道。如果說幹炒牛河能看得出粵菜廚師的廚藝,那麽在很多中餐館,炒飯的質量就能看出廚師的水平。我喜歡的炒飯是不油膩的,有鑊氣稍微有點焦黃的。曾吃過就像從油鍋裏撈出來的炒飯,一點胃口都沒有。

有的中餐館也不大地道。有的偷偷把小費算入不告訴人,非常不誠實。還有不少中餐館的廁所都很髒,讓人想到後廚是否也一樣。國內的中低檔餐館其實也差不多。看來這些都是國人的通病,不是一時半載就能解決的。在衛生方麵要趕上日本,需要若幹代人的努力才行。

總的來說,中餐館在美國不是我外出吃飯的首選,寧可選西餐店也不考慮中餐館,因為不知道進去吃的中餐質量如何。此外,大部分西餐館的布置環境都很好,服務也很不錯,不少中餐館的環境很一般。要去也是以自助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