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印在美國真的很成功嗎?
文章來源: GoBucks!2015-08-22 15:35:12

老有文章說在美老印如何成功,其實也隻是挨踢方麵。從總體來說,老中在美國在各方麵還都是非常優秀的,一點不亞於老印,因該說是超過老印的。光靠挨踢說明不了什麽問題。據我的觀察,老印在挨踢方麵的成功有幾種原因:1)傳統的等級製度,下級服從上級;2)天生願意服務;3)喜歡做小生意; 4)語言的優勢。

大家都知道,老印的專業比較窄,喜歡學容易找工作的專業,比如挨踢,工程,醫生。很少老印給孩子投資體育的。我和兒子這些年來為體育走南闖北,玩的美國三大體育項目之一,從地方到美國國家少年隊,沒見過任何老印的孩子。他們大概都忙著拚字遊戲(spelling bee)去了。LOL! 眾所周知,體育是非常能塑造人才的,堅強的毅力,成功的領導才能。早年的滕校都非常重視體育,全國冠軍幾乎都讓他們拿去了。大家不覺得老印缺乏了點什麽嗎?

跟老印幾乎天天打交道。美國的老印基本是第一代,來自等級森嚴的印度。在印度有賤民(untouchable)製度,膚色決定一切,越白越上等。曾有德裏大學的同學,對其他學校的同胞根本看不清,說是垃圾。印度理工據說是相當不錯的,畢業生都來美國了,跟清華差不多,是留美預科大學。等級森嚴的好處是團隊比較容易帶。老中經過土改,文革,原有的傳統都給徹底打亂了,下不服上是家常便飯,隊伍很難帶,這會嚴重影響成功的可能性。這在軍隊裏是尤其重要。想想看,指揮官要士兵衝鋒,卻有人跟你較勁,不服從任務,你能拿下山頭嗎?

老印天生喜歡服務。我的客戶不管在印度和在美國,整天都是Sir這,Sir那的。有幾個中國人會這樣叫人的?這幫老印天生就會溜須拍馬。等級社會,必須擁有這樣的生存技能才能在等級社會裏生存下去。看過電影《百萬美元的胳膊》嗎?裏麵就有印度人如何給美國人提供服務的。倒不是說中國人不會服務。每年都有回國,感覺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服務態度和質量,而這些都是共產國家的通病。人人平等嘛,其實是互相瞧不起,你丫的憑啥使喚我?解放後,所有的傳統都給放棄了,其中包括服務業,被人看作是下等的職業。其實在各行各業,基本就是服務兩字。CEO要為董事會,股民服務,服務不好,也就是業績不好就要麵臨開路的可能。企業的員工要對領導服務。在家裏,老公要為老婆服務,反過來也一樣,看你家怎麽安排的。你說服務能不重要嗎?

老印希望做小生意。這在印度和美國都存在。其實沒有解放,中國也是一樣的。解放前的地主,這記那記都是小生意。畢竟誰都想做自己的老板,為自己打工。 有錢人也想投資小生意,好給錢找出路。我的前輩在廣州就是靠這樣的貴人發大財的。解放後到改革開放之間,這樣的路子全給斷了。顯然中國來的留學生是比老印少了點什麽。

語言的優勢是不可低估的。軟件外包大部分在印度。企業的電話客服業也基本都在印度。語言交流是服務的最基本要求。老印有口音,但語法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老中不但有口音問題,還有語法詞匯等問題,他們的英語靠猜才行。有一朋友,我至今還搞不清他在說北京話還是英語,你說不懂中文的能把生意交給他打理嗎?

在美國,不少老中是為了生存,改行學挨踢的。我知道有北大學法律係的來美後改學電腦,當然是小菜一碟。為了生存和創新建立企業似乎遠不是一碼事。

總之,以上的這些分析也許解釋了老中在挨踢業的業績不讓老印。

老印的孩子贏了Spelling Bee冠軍(照片來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