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不得不說:女人煮的飯我盡量不吃
文章來源: GoBucks!2015-07-10 06:48:09

有些話不得不說:女人煮的飯我盡量不吃

 
說這話並非歧視婦女,但眾所周知世界上的名廚絕大部分都是男的,而在家裏做飯的大部分是女的,為什麽?簡單的說,美食跟家常便飯不是一回事。家裏做的飯絕大部分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美食則是一種享受。中國的美食基本上是色,香,味。時代變了,這個定義也應該改變一下。比如現在的人們注重健康,還應該加上健康。某些食材比較敏感,有欠文明,也應該考慮去掉,比如鵝肝,狗肉等等。
 
俗話說,男女有別。世界上很多力氣活髒活應該由男人去幹,男子漢大丈夫嘛。比如家裏搬家,你要不是殘廢,能坐在椅子上喝茶,看著你家女人去搬沉重的家具嗎?老毛的婦女能頂半邊天是句害人的話。學農的時候不少婦女來例假也要下田,在冰冷的水田裏插秧,真是活受罪。如果真是這樣,泰坦尼克上就不應該讓女人先下救生艇。承認男女有別,尊重女性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體現。有些人說玉林吃狗肉很正常,能吃豬肉為什麽不能吃狗肉?在這些人的眼中,他們對社會文明的演變缺乏了解。過去還吃人,裹腳,留長辮子,這些傳統為什麽消失了?難道不是文明的發展嗎?難道南蠻(對兩廣人的稱呼)對自己的不良習慣要永遠進行下去,要永遠跟世界文明作對?要這樣還不如像北朝鮮一樣閉關鎖國,搞改革開放有啥意義,還讓別人說閑話。
 
廚房是煙火之地,是比較髒累的地方。首先,男人膽子大,殺雞殺鴨害怕的不多。女人怕血,怕腥,力氣小。殺生也需要膽量。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到鄰居大媽沒把雞脖子切透,雞還拖著沒斷的脖子流著血到處亂跑,跟僵屍差不多。選菜是件重要的活。食材的好壞往往決定菜的質量。好廚師往往自己選菜。洗菜,摘菜是細活,女人比較適合。炒菜需要手腳麻利和力氣,這點女人大多不行。最近看世界女足,女人的速度技術力量遠比男子落後。很多碰撞在男足是不吹犯規的,而在女足則到處都是,很沒勁。女人比較感性,遇事容易感情衝動,手忙腳亂,男人比較理性冷靜,遇事不慌。在大火高溫的條件下,腦袋必須冷靜,否則容易被燒傷燙傷。更重要的是,廚師需要有創新,這點男人占絕對優勢。
 
私壇流壇基本都是拍馬屁的壇子,你好我好大家樂,不是學習創新的地方。為什麽,女多男少。女人是天生的社交動物。不瞞你說,這些女網友在國內不用犧牲上床也能混到高官,可見馬屁拍的有多厲害。不過也不要妒忌這些,女人在背後總是互相瞧不起是個事實,別看她們表麵說的跟蜜糖一樣甜美,其實都很虛很假,假大空吧。女人的這種特性限製了她們的創新能力。男人天生臉皮厚,而且敢於創新,敢於嚐試不同的東西。女人天生膽小,怕惹事生非,行為保守,遠離創新。
 
女人比男人容易衰老,一上四十精力大減,很難集中,動不動就丟三拉四的,廣東人叫大頭蝦,對細節容易忽略。幾天前炒河粉一事,我提了些細節問題,對事不對人,可某女網友T卻暴跳如雷,像是挖她家的祖墳似的,盡說些不著邊的話。T不在廣東長大,改革開放外地人口湧入廣州,廣州已經不是過去的廣州,河粉也變得不大正宗,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最重要的是,T沒有掌握炒河粉的靈魂,這是最大的問題。當然,她的油管還是不錯的,刀功也很認真,聲音也很好,很甜,雖然口音較重,但也能聽清楚,水平應該是中上,反正是說給中國人聽的,都犯同樣的錯。有一點需要表揚的是,她家的廚房很幹淨,是熱愛的一種表現。透露點小隱私,我家的廚房爐灶用了十年了,看上去還是跟新的一樣。做飯的油跡等等都在做飯後清理幹淨。在我眼裏連衛生都做不到的就別做飯了。
 
俗話說,細節認真決定成敗。中華民族的一大弱點是不講究細節,做事往往差不多就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別傷了和氣。私壇的情況基本這樣。你說人能進步嗎?我去年到日本旅遊,真是開了眼界,印象極深。日本人守本分,做事非常細心,把整個社會打理得井井有條,中國人再過20年也趕不上。整天反日的憤青不如親自到日本去看看,絕大部分的老百姓是友善的,不願意打仗的。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好好把國家建設好。依靠民間反日是國家領導階層的問題,是他們的失職,也是政客的鬼把戲,千萬別上當。
 
從題目可以看出,我在家是做飯的。在沒出社會前家裏是我媽做飯。出身於廣州西關某大戶家庭(西關各大酒樓都有股份)的我媽做飯還是有幾套的,在鄰居一帶都很有名。我媽還挺會做人,將自己做的東西給鄰居一些。不像在北美,華人經常給人告,說中餐味道太大。如果他們都跟鄰居分享自己的中餐,也許矛盾不會有這樣大。工作之後,經常出入酒樓,也知道差別有多大,再加上媽媽也上了年紀,做事沒那麽認真了,做飯經常不合口味,但也非常感激。
 
要想吃合自己口味的必須得自己動手。很多名廚據說都是這樣開始的。能否說是熱愛我說不準,但起碼不會覺得沒趣。私壇有多少是這樣的我沒統計過。我的感覺是不少人是為了作秀,打發時間,不可否認有些自戀狂,反正好吃不好吃鬼才知道。我提倡男人做飯。誰願意親熱時突然從長發裏竄出一陣陣油煙味的女人?男人頭發短,洗起來方便。要不AA製也可以,反正雙方都有味,抵消了。
 
中餐講究色香味,網上顯擺更強調色彩搭配,攝影的技能,其他都是次要的,反正沒人知道。不過從做飯到細節基本能夠知道菜的好吃程度。
 
也不能完全否認女人。女人做甜點糕點應該比較合適。
 
以上是個人的觀察和總結,難免會有偏差,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