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梅毒泛濫說起
文章來源: 瑞冬2010-05-16 06:03:57

 

在今年五月七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 NEJM)上,看到一篇文章,談中國性病泛濫嚴重,而上海是全國梅毒發病率最高的城市。文章是中國南京的醫學科學家和美國合作調查的結果,能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影響甚大,因為搞醫的人都知道,這雜誌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醫學權威雜誌。

 梅毒是由細菌引起的性傳染病,大多由嫖娼狎妓,或性生活混亂而引起。這病早期用青黴素治療效果很好,如果遷延久了,病及心腦,治愈就有困難。得了梅毒的人,免疫力下降,容易得艾滋病。患病的女性,懷孕後容易流產,或生下死胎。梅毒還能經孕婦傳給胎兒,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嬰兒,往往壽命不長,其嬰兒期的病死率超過50%

 這病從封建社會到國民黨時代,都有。那不奇怪,因為那些時代都是被稱之為“落後腐朽”的反動朝代。新中國成立後,把梅毒消滅了。毛澤東再有罪過,這可是他的一大功勞。這雜誌的文章中,也談到這件事,說那時隻用了幾個星期,就在全國範圍內掃蕩了一切青樓妓院。然後給病人治療,把舞女妓女都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到六十年代中期,就宣布基本消滅梅毒。記得我當實習醫生的時候,隻有遇到上了年紀的從舊社會過來的人,老師才叫我們去側麵試著問問他們可有所謂的“冶遊史”。成年人和壯年人,這病大都是不作考慮的。

 然而五十年前被消滅的梅毒回來了。不但回來了,而且回來後如沐春風,蓬勃發展。據那篇文章報道,1991年全國有梅毒病例一千八百九十多起,到了2007年,就增加到二十二萬五千例,十六年裏增加了120倍。僅僅2008年,全國新生兒梅毒就有9480名,平均每小時誕生一個都不止。請問自改革開放以來,可有哪一樣偉績豐功的發展速度能和這梅毒相比嗎?

 縱觀全國梅毒的發病率,上海名列前茅,居全國之首。從2005年開始,在必須向上級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的傳染病例中,上海梅毒發病率連年穩坐第一把交椅。其人均水平,是全國的10 倍。作為一個在上海長大而又從醫的我,看到這消息,真是感慨良多。

 我想起九十年代中期,我回上海探親,住在父母家。每天都看到父母親的信箱裏,會有人塞進一些小報,裏麵談的都是所謂的性知識和如何壯陽的秘方。超市裏到處可見羊睾狗腎,鹿鞭鹿茸在出售。在候車的汽車站上,那旁邊的電杆上,都會看到一些招貼,不是為女人豐乳,就是為男人助陽。與這些廣告小報相呼應的,是那些打著發廊,足浴,推拿,卡拉OK,錄像放映站招牌的地下賣淫場所。在南京路走街稍一猶豫,會有妙齡女郎來拍你的肩膀;從中興路走到火車站,不時會聽到坐在路邊門口的女人,似乎是漫不經心地說一聲:進來玩玩嘛。最近幾年再回去,除了當年那些多少有點羞澀的招貼和廣告外,還看到不少新的巨大的醫院招牌,如某某男科醫院,生殖醫院,泌尿專科醫院,性病專科醫院。有的還勇敢地裝著霓虹燈,在你麵前閃耀。從壯陽廣告的泛濫,到性病醫院的增多,說明的就是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得性病了,因為廣告和醫院都是應市場的需求而產生的。

 然而請不要認為梅毒的泛濫使上海奪魁,是由這些廣告,發廊,醫院引起的。這些都隻是派生出來的東西,那真正的原因,還是整個社會文化道德的滑坡。鄧小平說,改革十年,最大的失誤是忽視教育。這失誤在後來幾代領導人手中,並沒有得到根本的矯正。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人們已經不再談道德,人格,理想這些東西了。當這些屬於精神世界的東西不再走紅時,人的生物學的屬性就泛濫起來。現在全社會所追求的就是一個錢字,一種享受的生活。當官能賺錢,人們就吹牛拍馬想方設法去當官;造假能賺錢,人們就肆無忌憚地去造假藥假酒假新聞;賣淫能賺錢,姑娘們包括大學的女學生就去當妓女,當二奶。幾年前一個日本旅遊團,竟能在中國一個中等城市,一晚招到五百名流鶯,真叫人不寒而栗。古人說,富貴不能淫,現在富貴者多了,然而他們有多少是不淫的呢?巨商可以包二奶,警察可以免費嫖娼,導演可以玩女演員,老板可以騷擾女部下,這些所謂的潛規則,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再有那些為生計所迫的人,那些流串到城市求新生活的人,生活枯燥,精神空虛,沒錢的她們就去賣淫,有錢的他們就去嫖娼。他們都是為生計奔波的窮人,是些有病也看不起的人,他們也在每日每月壯大著這梅毒大軍。隻怕這批人裏麵的患病人數,還沒有真正都到統計者的手裏呢。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這文章,我看到了,我周圍的老外同事當然也看到了。想到這一點就叫我感到羞恥。當我們為上海世博的豪華興奮的時候,為經濟發展的騰飛自豪的時候,為無處不在的高樓感歎的時候,真得靜下心來想想潛在的問題,下決心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昨天網上看到北京又在大規模地掃黃了,但願這一次真是下了決心。古人說,千裏金堤,潰於蟻穴,更何況現在已經不是什麽蟻穴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