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胡渙兄的“網聊神州:先愛國還是先愛自己?” 有感。
文章來源: 成長2008-04-05 01:58:55

清明之夜路過"走廊",有幸拜讀了Cavallo兄的“偉大的幾分鍾” 胡渙 兄的“網聊神州:先愛國還是先愛自己?” 兩篇佳作,受益匪淺。

特別是胡兄的“先愛國還是先愛自己?” 一文,讓我也“一時手癢”而敲起鍵來。

其實胡兄所說的:“先愛自己,再愛國家”,這句話早在幾千年前聖經就有提到了。

即:“愛人如己”。

“愛人如己”雖是來自聖經,但我們中國人對此句意並不陌生,因為愛自己即是“人之常情”也是“天經地義”。

當一張團體照交在你的手中時,你第一眼先看的就是你自己。

故老祖宗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然,共產黨提倡:

“打倒個人主義,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

共產主義這一套“理論”是否可行?各位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而以基督教為理念的西方各國(特別是美國)最強調的就是表現自我,挖掘自我。。。。。。

誠如在此文的回帖中   知凡 姐所言:“美國的財富在於有獨立精神的人。”一樣。


聖經中“愛人如己”意乃“要像愛自己那樣去愛別人。”

也就是說,“愛人如己”的前提是要先懂得愛自己,一個不懂得愛自己,不知道珍惜自己的人,是很難去全心地去愛他人。

我們中國人最能表現出“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崇高境界,內至父母,外至雷鋒。

然而,當子女未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子女就背上不孝,不爭氣,“你怎麽對得起你辛苦的父母”等罪名。

權威式的教育不允許孩子有獨立(思考,行為)的空間,否則就是不乖,不聽話。

而這樣的愛,讓愛的雙方都“很沉重”。


小至家庭大至國家。

俗諺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和細胞,家庭的互動模式和教育方法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根基。

老美在對待子女教育中的“尊重”二字,就夠中國家庭消化個N年。同樣,政府也應尊重人民。

一個懂得愛自己,環境也允許他愛自己,他就會對自己滿意。這樣的人是一個有自信,自我價值感高,

自我接納度強,可以將自己的才華發揮至極限的境地。

當然,如果是一個國家,多個民族的人,都能將自己的極限展現開來,那麽,這個國家不強大都難!

所以,看似是政治討論的“愛己或愛國”,用聖經中的話語和簡單的心理學也可以談得通。

薄言粗筆,詞不達意,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