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美國華僑不“美”了!
文章來源: 北奧2009-05-13 21:27:15


風水輪流轉,美國華僑不“美”了! 

本來我一個“大男人”不該這麽婆婆媽媽的,可是這兩天遇到的事情讓我有點想不通,在博客裏發發“牢騷”而已。看客的背景不同,角度不一樣,觀點也肯定是南轅北轍。您要是剛剛出國沒幾年,可能感覺不強烈,難免要有微辭,哪位要是也出來個二十來年了,在咱們領事館裏也能混上一個“老僑”的稱呼時,興許您也會有同感。那您也附和著說上幾句,別讓我老覺著是我一個人在這裏“杞人憂天”。 

最近幾個朋友回國,有的是做生意,有的是開會,還有的是探望父母,本來我還挺羨慕的,家鄉的飯,家鄉的情,讓人朝思暮想啊。哪想到他們哥兒幾個從國內發回來的短信,幾乎都是一個調調,照實讓我嚇了一跳。不信您也給看看:

  • “我們回國後才知道今年不該回來,國人竟然像遇到“瘟疫”一樣地躲避著我們。”
    “美國的“豬流感”很凶吧?死了很多人吧?聽說人會帶病菌,還會人傳人吧?”
    “親戚躲著不見,朋友借口回避,都說我們是從重災區帶著病菌來的。”
    “如果你要回來,請千萬記住:打死也不能說是從美國回來的呀,會被隔離呀。”
    “我們回國後,搞得很自卑,有些羞於見人,也隻好“自行隔離禁閉”一周再說。”

    我的朋友來美國開會,我到機場去接機。哪想到他們一下飛機,幾個人個個帶著雙層大口罩就出了海關。見到我還不解地問,為什麽這裏的人都不帶口罩?原來中國的宣傳機器簡直就是把美國說成了是個“淪陷的重災區”。每天在各大報紙上用大字列著大表公布哪一個州又“失守”了,哪一個州又死了多少人。任憑我打電話回國怎麽解釋也沒用,國人說:那不應該呀,這麽大的災情,不能就死這些人呀?我的朋友告訴我說,在他出國前,都不敢跟別人說是去美國。他的老爹拉著他的雙手,就像是送他上刑場一樣叮囑他說:少說話,不出門,辦完事,速回頭。 

    我們這個月本來計劃了一個國文高峰研討會議,年初報名的時候還是熱火朝天,好幾十個國內的大作家都積極報名,為此我們還特別動員了接待隊伍,安排了很多人的接待服務。可是現在,人們紛紛自動取消了行程,有些人甚至拿到了簽證也不來了,理由是:出來容易,回去可就難了,也許要隔離消毒,短期內都不能回單位上班了。 

    美國,曾幾何時,風靡一時,高貴不可一世的美國,如今怎麽到了這般田地? 

    我出國快三十年了,改革開放也正好是三十年了。
    記得三十年前凡是知道我要留學美國的人都羨慕得不得了,就好像覺得我要上“天”了一樣。“美國”就像是一個最高級,最昂貴的標簽貼在了我的身上,讓我“美”了將近三十年。可是我卻明顯地感到了這過去的三十年,每十年下一個大台階,那簡直就是“每況愈下”呀! 

    第一個十年:每次回國我都是“請客吃飯”,從朋友請到同事,從同事請到同學,再到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誰都覺得理所應當,吃之無愧,吃之有理;我買的幾個“大件”也讓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好不羨慕;用幾個“假”首飾就娶到了如花似玉的老婆;亮出美國護照,就連到中國銀行裏換錢都不用排隊。。。。。 

    第二個十年:中國人富裕了,回國吃飯的時候有人搶著付賬單了,也就有了誘惑。每次到中國開會或是工作都要小心“陷阱”,不是女人的陷阱,就是金錢的圈套。雖然國人還拿你當盤菜,可是已經開始研究你的背景,捉摸你的實力了。。。。。 

    第三個十年:不少的中國人暴富了,常常在飯後有老板早就付了帳單或者是根本就不用付賬單了。美國回來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小氣和土氣的代名詞。每當我帶著“大款”們進出美國的名牌店,他們一指那滿櫃的名牌包說一聲:“這些我都要了。”或是到開發商的工地,指指剩下的一二十棟房說:“不用賣了,這些我包了。”我真是有一種要難以言表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看戲的時候聽說過一句台詞,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時怎麽也不理解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今天,好像一下子明白了。這好事情不能老讓你一個人占著,什麽事情都有個高峰和低穀。這做人那也是一樣,一定要“居安思危”,要“未雨綢繆”。順水的時候想著逆境的時候,得意得時候想著落魄的時候,要不,風水輪流轉,有誰能想到如今連美國的華僑都不“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