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一大關坎 - 我的親身經曆
文章來源: 北奧2009-04-12 16:08:38




中年男人的一大關坎,寫給50歲的男人和太太們 

男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關坎,上小學,入中學,考大學,找工作,都是。以後的討老婆,生孩子,或平步青雲或留洋海外或當個平頭老百姓也都算。到了50歲,幾十年拚搏下來,不是傷痕累累,也是彈跡斑斑,本想躺下來歇一歇,享享清福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男人到了五十歲,還有這麽一道關坎:叫做“腸鏡檢查”。 

“男人到了五十歲,一定要去做個全身檢查,特別是腸鏡檢查。”這是在我“半百”的生日宴會上,除了得到的祝福和讚美聲外,聽到最多的叮嚀囑咐。還有朋友甚至引經據典地告訴我說,在日本和很多的發達國家,男人50歲以後做這項檢查是必須的,同時也是絕對必要的。

美國醫學界提出,男人年齡超過50歲,一定要做胃腸健康檢查,以便能夠早期發現發病率甚高的腸癌。在亞太地區,腸癌工作組在香港舉行的大腸癌共識會議上指出:男人50歲後應進行大腸癌普查。同時還指出,由於亞洲人(特別是中國、日本和韓國人)較其他地方的人更易患大腸癌(我昏!)。 

由於我平日裏工作甚忙,加上心理上又有一些害怕,所以腸鏡檢查的事情就一拖再拖了。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倒是給了我時間。在公司的監督和老婆的百般催促下,我終於被拖進了醫院的大門。因為我看的是中國醫生,加上他和藹可親的麵容以及牆上的那塊胃腸專家的大牌子讓我放鬆了不少。在作了一些常規檢查後還問了家庭其他成員的情況,當醫生聽我說我的祖父祖母都活到九十幾歲,父母也都高壽八十依然健在,並且無家族病史後就更加地和顏悅色地對我說:“沒事,向你這樣的,三十分鍾就好。”
    
話雖這樣說,可是流程準備工作卻一樣沒有少。護士小姐逐一向我交代清楚後才放我離去。當然她還特別認真地核對了我的健康保險,得到的答複是:整個檢查免費全包,甚至連例行的二十元門診費也免了。離開醫生的診所時我特意地看了一下手表:下午一點整。護士說我很會算時間,因為我剛剛吃了午飯,一個大漢堡,要是早來一小時,午飯就不讓吃了。而且從現在開始到明天中午檢查前隻能喝水,不許再吃東西了。

按照醫囑,我下午兩點鍾開始吃瀉藥,每隔兩小時加服兩片,到了晚上八點我一共吃了八枚小藥片。吃完前幾片藥後沒什麽感覺,心裏還在暗暗得意,醫生囑咐說吃完藥後千萬不要到遠離廁所的地方去,以防不測。我摸著肚子對他說:“我這裏固若金湯。”

晚上十點過後,情況就不對了。肚子裏開始怪叫,人也開始一趟接一趟地跑廁所,起初還是正常大便,後來就是水瀉了,好像那個馬桶使了魔咒,我剛站起來就又想坐下來了,接連反複幾次,人也被折騰得四肢無力,朝著馬桶連連求饒。到早上四點我確信自己從腸子到胃已經是顆粒無收的“空倉”了,心裏卻突然想起幾年前,湖人隊在西部決賽時到了客場,湖人隊的頭號主力科比在晚飯後突感不適,晝夜連續水瀉,嚴重地影響了第二天的比賽,當時就有人懷疑是對手用了“藥”,現在看來,這倒真的是一個“高招”。

第二天的下午一點鍾,我們又一次來到了醫院的門診大廳,開始填表。因為幾乎是全麻手術規程,所以院方檢查的特別認真。在確信我就是“我”以後,我被帶進了手術室裏。別看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活了五十幾年,老婆又是個醫生,可是我卻很少踏進醫院的大門,更沒有做過任何手術,到現在還保持著父母當初給的“完身之膚”, (上帝保佑,連生孩子的機會也沒給我們) 其實在美國多年我倒是參與了不少的醫院和手術室建築工程,甚至連無影燈和手術器械的吊板多少錢我都知道,可是這次不一樣,我是被當成一個"病人"推進來的。

一個美麗歡快的護士小姐已經在那裏等待了,她身著淡藍色的上衣,腳穿白色的船鞋,馬尾辮上係著一個舞動的蝴蝶結,顯得特別地年輕有朝氣。她的動作之熟練,聲音之甜美,待人之熱情,很大程度地緩解了我的緊張和不安。衣服被統統脫去後,我身著藍白道的住院服,平躺在病床上,左手套著個塑料圈,上麵寫著姓名,保險和聯係電話,右手被紮上了靜脈注射管,全身也被纏繞上了各種軟管子,霎時,我仿佛真的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病人",被那個可愛的護士小姐推進了手術室。

和藹的醫生終於出現了,他詢問了一些常規問題,讓我盡量地放鬆。這是我第一次躺在手術室裏,麵對著無影燈和四周的器械,看著熒光屏上變動的心跳曲線和各種閃動的檢測信號,一個年長的老護士在我耳邊嚴肅又輕聲地說道:"我現在開始推麻藥,祝你一切順利。" 我仿佛一下子就進入了幻覺,一時間,心中的感觸良多,思緒也奔跑起來:童年往事,少兒時代,插隊生活,大學年華,留學美國,以及生兒育女,最後縹緲的思緒居然定格在了文學城的日日夜夜....

腸鏡,是檢查腸道疾病主要的醫療設備,它是一條長約130厘米、可彎曲、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檢查時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並可到達小腸末端,以檢查大腸部位及小腸末端之病變。相對X線、CTMRI和胃鏡等檢查來說,人們對腸鏡顯得稍微陌生一些。隨著腸鏡性能的改善及操作技術的提高,腸鏡檢查的適應證已變得越來越寬鬆,也越來越為患者和體檢者所接受。

通過腸鏡健康檢查可以發現沒有症狀的較早期階段的腸癌,以便得到較及時的治療;發現早期腸癌,部分可以進行單純的腸鏡下切除而免除手術治療的創傷;發現癌前病變,如腺瘤性息肉等,並進行腸鏡下切除,從而阻斷其向腸癌發展的過程,達到防癌的目的。臨床上常碰到因懼怕接受腸鏡檢查而延誤治療的病例,實在可惜。也有人錯誤地認為隻要便血停止就沒事了,終致延誤腸癌或癌前病變的診斷,沒能得到行之有效而創傷更小的處理。還有的最初有便血時曾診斷為痔瘡出血或腸炎出血,以後再出血時也拒絕接受腸鏡檢查,仍以痔瘡或腸炎出血解釋而延誤了診斷。 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腸道疾病的最佳辦法。但許多患者由於對腸鏡檢查不了解,產生恐懼感,進而拒絕進行腸鏡檢查。正是這種恐懼心理使很多患者耽誤了病情,讓本可以擁有的康複機會白白錯過。

當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時,清楚地看到了牆上的時鍾指示著三點整。也就是說,從我走進醫院到蘇醒,僅僅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我的太太就站在床前,醫生拿著十幾張彩色照片向我太太解釋著切除了哪些有癌變可能的“息肉”,並且笑著對我說:這下子你又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無憂無慮”地寫作了。“無痛不癢”,我甚至沒有太多的感覺,就完成了這次檢查,以前種種可怕的假設和推斷以及“自作多情”的胡思亂想看來都是“多此一舉”了。

     坐在輪椅上我被推出了醫院大門,麵對著明媚的陽光和湛藍天空上的朵朵白雲,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伸開雙臂我擁抱了太太:生活是美好的,我指給太太看,就像樹上的那隻小鳥一樣,歇息片刻,做個調整,它又可以展翅高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