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粉絲湯,東北過年,農村的年味(活動)
文章來源: 菲兒天地2022-01-30 07:00:14

19.《一碗醇香的牛肉粉絲湯》

不記得最早吃過的牛肉粉絲湯是在哪裏吃的了?但是牛肉粉絲湯給我的記憶卻是愈久彌堅,留在口中的美味越來越濃,經久不衰。大寒這一天,我忽然間便想到了做一碗滾燙的牛肉粉絲湯當中飯,隻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成口中記憶裏的那種味道?

我努力地回憶,人生中的第一碗牛肉粉絲湯是在哪裏吃過的?是上小學的時候嗎?一定不是在家裏吃的,這類典型的西北風味不記得爸爸媽媽做過;是上中學的時候吃過的嗎?在學校的食堂裏吃過的嗎?想不起來了啊;上大學的時候吃過的?跟哪位同學到商業街的小店裏吃的?還是工作以後,出差在外,接待單位請我吃的?

無論如何努力去回憶,還是想不起來人生第一碗牛肉粉絲湯究竟是什麽時候,在哪裏吃過的,跟誰一起享用過的?但是十年前,昔日的同學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大學重聚,離開大學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們又聚在了一家餐廳,李同學在點了好些餐食之後,又點了一大碗的牛肉粉絲湯,願意享用的同學用小碗盛出來。

我盛了一碗或者是兩碗,我又記不住了,年紀大了記憶力越來越不好了啊。很鹹,很酸,也很辣,單單少了香味,我便覺得這不是我記憶裏的牛肉粉絲湯啊。我記憶中的牛肉粉絲湯那一口濃香應該能夠壓倒所有的鹹味,酸味,辣味,跟曾經的大學老同學再聚首,吃著李同學特意增加的牛肉粉絲湯,我怎麽也找不回曾經有過的口感和醇香,開心之餘,稍稍感到一絲絲的落寞和遺憾。

疫情全球橫行霸道,泛濫成災已經兩年了,華人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大多能夠自覺地固步自封,圈禁自己和家人在家中。一天再次漫步在華人超市全統廣場的時候,我突然停在了一家關了門的二樓餐廳的門口。我對身邊的密友說:“這家不就是桂林米粉店嗎?他家的米粉是迄今為止我們最愛吃的啊,你還記著嗎?是你帶我來吃的啊!”

密友回答說:“當然記得了,你最愛吃他家的螺絲粉絲湯了,我記著呢。”不對,不對,他家的螺絲粉絲湯是最拿手,最獨特的,但是我最愛吃的是他家做的牛肉粉絲湯啊,鹹鹹的,酸酸的,辣辣的,一旦到了嘴裏那口醇香才是可以壓倒一切的重口味啊!可惜眼下,這家桂林米粉店扛不住疫情的禍害,已經關停了。

我努力回憶著洛杉磯華人超市全統廣場二樓桂林米粉店裏吃過的牛肉粉絲湯,一邊努力地做成了一鍋牛肉粉絲湯,家人還算是給麵子,碗裏的食材和湯都被一掃而空,謝天謝地啊,家裏人算是給足了麵子與我,牛肉粉絲湯算是做成功了吧?可惜我依然記不起最早是在哪裏,跟誰一起吃過牛肉粉絲湯的。

20.《想起了東北的傳統過年美味》

七十年代我在東北生活過幾年,對東北的凍梨和粘豆包記憶很深刻。

每到春節前後,是東北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在東北的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了,而在準備年貨當中必須要買的一個水果叫做凍梨,可能在南方的很多小夥伴都沒有吃過凍梨,認為它就是凍過的梨,外麵有一層冰,其實凍梨是黑色的,凍梨形成原因是在冰凍的情況下破壞了梨內部的細胞結構,多酚氧化酶在低溫的條件下,它的活性就會比較高,在催化的條件下就會合成有色物質,所以普通的白梨最後就會變成烏黑色,硬邦邦的,而且凍梨的營養物質不會因為冰凍而破壞,而且我們把凍梨吃在嘴裏會發現它的果皮較厚,但是它的肉質非常的細膩,而且吃到嘴裏非常的甘甜,帶有果汁,人們非常喜歡它,但是隻有在春節前後才會有。

在上個世紀,這可是東北人冬天裏主要的水果了。而這凍梨是黑褐色的皮,白白的肉,用手拿著,輕輕咬上一口,甜中略帶著一點酸,特有的綿軟之中又帶著一點脆,味道好極了。坐在熱炕上吃凍梨,屋內氣溫暖,凍梨透心寒,一涼一熱,冷熱分明,也成為東北人冬天裏一種特有的享受。

逢年過節必備粘豆包。讓我心心念念的東北冬天美食,除了凍梨,還有粘豆包。

相信粘豆包很多南方的朋友也會非常的陌生,但對於東北人來說是一個非常親切的食物,因為每到春節的時候,大家就會開始做粘豆包了,非常正宗的粘豆包,是用黃米磨成粉末狀,然後把它加水霍成麵狀,然後再把豆子蒸好,蒸好之後用東西把它懟碎加糖做成餡,因為甜甜的特別好吃,然後再用黃米包住它,用大鍋蒸熟之後就變成了外麵軟軟而富有彈性金黃色的粘豆包,很多東北人吃粘豆包都非常喜歡蘸糖,這是東北人在春節的時候滿滿的回憶。

21.《農村春節前的年味》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過年。有新衣穿 有好玩好吃的,從年三十吃到正月,吃那些平時難得吃到的食物。

現在物質豐富,想起吃的少了點曾經的垂涎欲滴,倒是對春節前的年味無比懷忘。

很小的時候,春節前在農村的親戚家呆過數日,如今打開塵封的記憶,似乎還能隔時隔空聞到空氣裏飄出的年味。

農村過年與城市相似的有包棕子,做年糕,蒸包子,炒花生 南瓜子 葵花子,還有殺雞宰鴨宰魚,然後就是燒 燒 燒。

城裏人可能難享受下麵的這些年味。

【做凍米糖】

做凍米糖費事我迄今未想嚐試。過程包括嗮凍米,炒凍米和糖稀 然後把它們混合,壓實切片。

嗮凍米是把煮熟的糯米飯冷卻,散鋪在竹匾讓太陽曬上一段日子,直到米粒幹燥,半透明狀的凍米生脆到牙齒一咬即成兩截。

炒凍米很費時,要一小杯一小杯分開來炒。把凍米倒入大鐵鍋內翻炒成爆米花似的再舀出,炒完所有的凍米再炒糖稀。凍米和糖稀炒到恰到好處是衡量一位好師傅的標準。過頭和不到火候就意味著失敗。所以即便在農村,也非家家自已做,而是請本村甚至其它村的高手幫忙。

【分魚】

年前生產隊要把魚塘的水抽幹,取出各類品種所有的魚。魚分給各戶,塘泥含大量魚的排泄物 很肥,開春會挑到田裏做基肥。來年春天池塘加滿水,按比例放入不同品種(草魚,青魚和鰱魚等)的小魚苗。草魚和青魚吃草,鰱魚吃它們的排泄物,生產隊會派人每天割草喂魚。

那是我首次見識最原始相對最公正的分配方式。

分魚以生產隊為單元按戶(非人口)平分。比如一個生產隊有30戶人家,就將魚分成30堆,各類魚按大小平均分配,每堆標上1-30中的一個號碼。然後生產隊長“做鬮”:把1-30的數字寫在30張小紙上並揉成小團,最後每戶出一人“抓鬮”,即從預先寫好數字的紙團中拈取一個,按紙團上的數字拿回標有相同數字的那堆魚。

這當中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我未看到任何爭吵與不滿,家家都興高采烈地帶著分到的魚回家。

【殺豬】

農村家家都會養1到幾頭豬。一頭是給自家的,殺好留下過年吃的全部醃起來,留給來年幹重活(插秧,砍柴,雙搶)時吃。

殺豬基本上是請殺豬師傅的。工具有殺豬刀 去毛器(師傅帶來),小木盆 木凳(自家的),大木桶(我不確信是誰的)。

大鐵鍋內燒開水,師傅來後幾個壯小夥合力把豬抬上木凳按住,下麵的畫麵我不敢看直到師傅按主人的意願把豬肉分成大塊。

師傅會順手切一塊小裏脊肉讓主人炒給自己吃。洗淨的豬膀胱是小孩的最愛,氣筒打上氣就是個大氣球,一群孩子玩得歡天喜地。

主婦很忙,等豬血凝固後過開水後浸泡在冷水中保存。豬油分花油板油分開熬,花油不如板油出油 但油渣更好吃,加點鹽吃特棒。

接著是醃肉,用1:10(1斤鹽10斤肉)的比例醃火腿和豬肉。使勁用鹽在豬肉上摩擦直到肉“出汗”(略潮濕),然後放入大缸內壓上大石頭。不記得要醃多久了,醃好的肉要天天嗮直到最後滴油。1:10 的比例我試過,醃的肉比較鹹,可能是在無冰箱的年代易於保存吧。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的人過年都喜歡去餐館吃飯訂餐 外出旅遊,年味越來越淡。農村人外出打工,家中壯勞力減少,不知還有多少農村人養豬,不知現在農村人如何過年。回味著腦中的年味,衷心祝福故土的他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共24位寫文的博主:波城冬日canhe杜鵑盛開甫田海風隨意吹黑貝王妃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花似鹿蔥幑寧林向田麥姐 梅華書香眸影搖紅 暖冬cool夏 平等性清逸齋主水沫Tigerlily66無法弄曉青XiaoPan_DE 心中之城 XQQ雅佳園按ID第一個字母排列,你可以點擊ID進去看他們的博客。請按照文章前的數字排列及文章的標題猜出寫手的名字,在1/31日東部時間晚上12點之前把所有的答案用悄悄話送給曉青,屆時我們會評出競猜的前三名。歡迎文學城所有的朋友參與競猜。

明天是競猜文活動的最後一天。後天我們會和大家一切吃年夜飯,開始我們我們的廚藝展示活動,敬請大家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