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見聞:17個菜一桌的文藝菜名飯(音樂)
文章來源: 菲兒天地2019-02-07 07:05:36




過年了,我沒能回去,是哥哥替我回去盡的孝。說起孝敬這兩個字,從來都是哥哥比我做得好,從小時候開始就是。

那個時候我們一直理所當然地拿著老爸老媽寄來的幾乎他們兩個所有的工資,他們自己隻留很小一部分去化,所以我們小時候過得相對來說還是挺寬裕的。每次去北京,爸媽還要另外給我們塞錢,這個時候哥哥總是會使勁推著不拿,說我們足夠了,我當時還不是特理解他,覺得錢哪裏有夠的時候?請朋友們去紅房子去吃一頓西餐不就一下子要化去半個月的開銷嘛。

哥哥這次回去除了替我孝敬爸媽,還替我吃了無數頓的"年夜飯",那天老爸請客他說忘記照相,其實哥哥可能是在找借口,他會覺得老爸定的那桌品相還不夠好。

看了這些菜,除了很饞很饞之外,就是開始想哥哥了,雖然聖誕剛剛見過麵,但也是匆匆別過,過年了,想起很多和他一起過往的日子。博文不太寫他,一方麵是為了他的隱私,另一方麵也是怕人又拿去做文章,我就不明白了,天底下美好的情感,怎麽到了有的人的眼裏就會變味呢?這人和人區別真是太大了。

原來過年的我倆從來都是不會寂寞的,原來寫過,若是在上海過年,這個時候家裏有大人的朋友們都會一家家的熱情發邀請拖我們去過年,因此我們就是一家家的吃過去。

有的年也會和哥哥一起坐火車去北京看爸媽,一天一夜的火車,很漫長。我會頭靠在哥哥的肩膀上迷迷糊糊地睡,他會帶我去餐車車廂裏用餐。別的乘客看見我們兩個孩子,也總是很好奇地和我們搭話。一來二去火車上還認識了幾個也是從上海去的新朋友,其中有一個也是和我們一樣去北京探親父母在西餐館工作的孩子,很帥的一個小夥子。

原來每次回國,隻要哥哥在,他總是會把我們小時候的朋友們都叫上,在餐館為我接風洗塵,給我驚喜。

現在的哥哥很忙,他也不再會像原來那樣經常做我肚子裏的蛔蟲猜我到底在想什麽?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忙,要操心,但是如果我們在一起,幾句話一聊就會把時光帶回到過去美好的日子裏。。。。

他原來休息日睡覺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場買菜回來給做我好吃的,那個時候他手下有五百多個人,每天工作很忙,時不時地要加班,但是再忙他都會記得給我做飯。

我搬到新家後也會周末讓他不要一個人做了到我那裏來去,那個時候我也自己開始開夥,會做一些簡單好吃的讓他補營養,他一忙起來就自己混,家裏有時放一箱子八寶粥地混。

唯一我當時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約會時也要帶著我這個大電燈泡很有些不妥,怪不得他一等我來了美國後就馬上結了婚。

哥哥從小就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工作,老師,鄰居和親戚們沒有一個不對他讚不絕口的,搞得我有時候都要妒忌他。他和老爸一樣,一直做領導。老爸二十多歲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做領導,一直到退下來,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比較有管理經驗,也很會體恤員工,哥哥甚至還繼承了老爸暖男的性格,是那種在外麵幹事業,在家“寵老婆”的好男人,所謂的“寵”,當然是愛而不是溺愛,我最看不慣的就是有些事業上也不咋地,回到家還擺出一副北方大老爺們啥都不幹的的那些人的做派。:)

話說多了,放一桌哥哥請客的菜吧。

菜單的字太小,哥哥太忙沒時間搭理,我又有點看不清,我讓領導把手機的語音打開我來講,微信上可以顯示文字,這樣就不用打字了,沒想到菜單還是有點讀不清,我讀得結結巴巴,文字也是結結巴巴地顯示。

菜單上有兩行的菜名,上麵的是文藝菜名,要有想象力去理解,但好的是這家餐館還有下麵的具體的菜名,就比較好。


手機上語音這樣顯示"鴻運當頭,招財進寶,天官賜福,鳳凰顯貴,美夢成真。鳳舞天鵝,通程萬北,風麽精神,心心相印,發財就手滿地,金錢美夢成真,竹報平安,滿園春色,年年有餘,金銀滿屋,甜甜蜜“

”鬆仁沙琪瑪,鬆子臘味炒。陳皮肉絲,蒸桂魚。季節時蔬。足聯吧菜。美味宮保蝦。十香酥咕咾肉。花,怒。扣什麽,講蝦子吧。是什麽皮?馬蹄處分,肉酥。煎牛排。梅子綠什麽白切,什麽潮州鹵水鴨鵝,腸胃乒乓"
。。。。


我的媽呀,又都是哪跟哪啊,我和領導看了笑得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滾,最後發現我還發錯了,發到了正在開董事會的哥哥手機上,艾瑪,這事情整得。


 

 

潮州鹵水鵝肝

白切葵花雞





蜜汁叉燒





天鵝燒皮雞







燒味拚盆



梅手乳鴿



馬蹄土魷黑肉餅



鬆子臘味炒飯,這個我自己以後也可以做啊,做了那麽多的臘肉。



陳皮肉絲蒸桂魚




黑椒煎牛排




竹蓀扒菜蔬



春波咕咾肉



竹蓀扒菜蔬












欖仁沙其馬




Note:放一個和我哥有一年在Vegas一起慶新年的“Happy New Year" ABBA我們兩個都特別喜歡的音樂,來紀念我們曾經一起擁有過的共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