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些老飯店和我做的東西
文章來源: 菲兒天地2016-05-03 07:46:48

 

馬上要回上海,心裏十分期盼,其實每次回去都說不要再回了,旅途太辛苦,有一次一年竟然回了兩次。不過時間一久,回去的欲望就又馬上回來了,去年沒回成,今年就特別的想。

 

很多年了,我總會做一個夢,就是馬上要坐飛機回美國了,我卻還在外麵急急忙忙去搜羅要帶回來的零食,都是在我記憶中的食品店和老飯店,要說現在有很多新開張的豪華飯店,但夢牽魂繞的永遠都是那些有些記憶的老飯店,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先來看看這些老飯店吧。

 

還有我的帖子一般都喜歡用自己的圖片,當然不如網上的好,不過是自己做的呢,若是和大家記憶中的相差太遠,請海涵。

 

南京西路的王家沙

 

經典:小籠,蟹粉小籠、蟹粉湯團、兩麵黃

 

   

王家沙說起來是有典故的聽說上海開埠之初,南京路石門路一帶都是王姓居民的住宅區,稱王家厙,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號稱上海點心狀元的王家沙就誕生於此,所謂的“四大名旦”生煎、蝦仁餛飩、豆沙酥餅和兩麵黃是王家沙門麵。

 

 

小時侯一天到晚和閨蜜去那裏的,我們一般是先逛南京路,然後從南京東路一直逛到南京西路,也不知道那時候哪來的這麽大力氣。逛到這裏,就要停下來進去坐一下了,有時樓下擠,就跑樓上的雅座去,稍微貴一點。

 

閨蜜愛吃蟹粉小籠,我愛吃兩麵黃。現在來了美國,想做一次兩麵黃回憶一下,一直沒買到對頭的麵,該買什麽樣的麵才對呢?

 

兩麵黃其實應該挺好做的,不就是油煎然後蓋澆麵嘛,你可以放各種澆頭,好香好脆,有肉絲、蝦仁等好幾種澆頭。原來在大富貴工作哥哥的朋友經常在家裏給我們做的,70年代請法國來的表姐也做了,她和在巴黎市政府工作的表姐夫都很喜歡。

 

現在好像上麵推薦的四樣經典東西仍然有外賣的,後來,王家沙的生意越做越大,還把分店開到了香港和橫濱。

   

 

古北路的狀元樓

 

推薦:糟溜黃魚卷、雪菜大黃魚湯、糟雞糟肚子等各色糟貨

 

 

我很早就搬到了古北新區,看著它一點點發展壯大,本來那裏是很清靜的一片開發區。不過沒有什麽店,都要走很久過了延安路才行,我有時菜買多了,還要叫輛出租回家,一分鍾就到了,真是讓出租司機便宜了,可人家有時候還不願意去,嫌太近,賺不到大錢。

 

可惜現在那裏開始有點太熱鬧了一點,門口的家樂福超市把它附近搞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我們原來也住過的浦東大拇指廣場聯洋小區就比這裏安靜一點。

 

上海的老寧波是交關多的。朋友裏就有好多家,狀元樓他們都喜歡。

 

我小時候最喜歡五天哥姆母做的雪菜大黃魚湯,那時上海到處有大黃魚賣,湯她總是煮得很白很濃,還加了筍幹和雪菜,好像狀元樓裏還添加了火腿,味道更是鮮美。不過我現在家裏就是用筍幹和雪菜也一樣把黃魚的鮮美都吊出來了。

 

 

 

還有糟貨是狀元樓的又一塊招牌,有時要排很長的隊。家裏搬到古北新區那裏後,總是看見每年夏天一到,豬蹄、豬尾、雞翅、雞胗、豬耳、毛豆、肚子、門腔、素雞等各式各樣的糟貨讓上海人不顧暑熱,排起長隊,我們有時也會去買一堆。

在美國我就是自己買糟鹵汁泡,味道也很好。

 

 

   福州路的老正興菜館

 

推薦:青魚禿肺、油爆蝦、豬油菜飯

 

 

   

 

 

創與1862年,到了20年代才改名為 “老正興菜館” 。據說現在豪華包廂裏的桌子椅子都是紅木做的古董貨呢。

   

 有不少名人都去那裏做過客,如周恩來、陳雲、陳毅等。2005去世的原上海市長汪道涵也曾親筆題寫了“老正興菜館美食”這七個字。

 

到老正興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比較貴一點“青魚禿肺”,還有油爆蝦,是河蝦做的,殼薄肉嫩,我最喜歡,入味得很。還有就是很平民的豬油菜飯,記得原來和哥哥在福州路淘書淘到雞腸咕嚕時,就會跑到老正興來一份豬油菜飯和黃豆湯的,絕配。

 

 

 

南京西路的功德林

 

推薦:素鴨、素蟹粉、

   

 

 

功德林是1922年開業的,原來在北京東路貴州路口,到了30年代才搬到南京西路。很多名人都去過那裏,魯迅、柳亞子、沈鈞儒、鄒韜奮等七君子及黃炎培等名人都是功德林的常客。在史良生前回憶錄中還專門有《懷念功德林》這一節。功德林還接待過不少日本、巴基斯坦等外國來賓。

  

我自己比較喜歡那裏的素鴨,別的都一般,總覺得素的吃得不太過癮,當然現在也許感覺又不一樣了。自己現在也經常做,大家反應都不錯,我都是買大戰的冰凍皮,一次可以做很多,大爬梯用。

 

領導很喜歡吃那裏的素齋,每次回去他都要去吃一桌素菜葷做的宴席,素蟹粉、素腰花、素鱔魚、素肉鬆等等都可以以假亂真,不過我都可以吃出來,那裏的五香烤夫、白汁蘆筍、羅漢菜等經典素菜倒是真心不錯。

   

 

廣西北路的洪長興羊肉館

 

推薦:熱氣羊肉、羊肉串、蔥油餅

    

我對羊肉一般,不過那裏的建築我倒是真的印象挺深的,那個宮殿式的藍色清真寺建築從小就在我眼裏有點神秘,又有點敬畏。

 

1991年,擴建後的洪長興外形極具阿拉伯風情,1996年,因為延安東路要建高架橋,所以就搬到了現在的地方——寶大祥商廈10樓。非常想念那個宮殿式的阿拉伯童話裏的建築,在迪士尼和拉斯維加斯旅都看見過類似的,就更懷念記憶中的它。

   

裏麵的東西也是不錯的,小時候覺得不便宜,30元一份的熱氣羊肉量不多,切得薄薄的,蘸著特製的調料,口感嫩滑,一點羊騷味也吃不出。怎麽感覺比北京的東來順還要沒有味道呢?

   

 

南京西路的綠楊村酒家

 

推薦:素菜包、大煮幹絲、水晶肴肉

   

 

聽說“綠楊深處是揚州。”這是清代詩人王漁洋的名句。創建於三十年代的綠楊村酒家店名由此而得。

 

  豆沙鍋餅、大煮幹絲和水晶肴肉被稱為“綠楊村老三篇”,領導最喜歡水晶肴肉,有次還帶我去揚州吃,但大煮幹絲味道也不錯,現在自己有時也做,不過就是買來切好的幹絲,和揚州師傅每根豆腐幹絲的直徑都不超過一毫米的刀工是沒有辦法比的。

 

 

 

美心酒家

陝西南路

推薦:蠔油牛肉、布丁、叉燒

 

 

   

美心酒家當然就是粵菜,,炸、煎、烹、炒、焗、燴、烤花色多,化皮乳豬、蠔油牛肉、紅燒雪蛤、秘製黃魚、清炒河蝦仁、火腿蒸甲魚等招牌菜都是大葷,;二來港式點心講究色、香、味、美型,家鄉鹹水角、豉汁蒸鳳爪、鮮蝦腸粉、酥皮蛋撻、美心蝦皇餃都很漂亮。

 

 現在的美心人氣最旺的是一樓的點心部和熟食部。老爸老媽想吃什麽了就讓哥哥從那裏帶一點回家,記得有很多半成品,回去一炒就好了。

 

我喜歡那裏的點心,蛋撻、核桃塔、咖哩餃、叉燒包、馬拉糕、酥餅和蘿卜酥餅,冰皮及各式月餅,什麽都覺得看著眼饞,今年回去不敢亂吃了,到時候增肥。

 

 

 

 

 

舊校場路的鬆月樓

 

推薦:海棠糕、香菇麵筋麵、脆鱔

 

   

 和閨蜜去,海棠糕總是要排隊買一塊的,剛出爐,熱呼呼的,上麵的一層麥芽糖亮晶晶的,我在美國也做過,不過沒有模子不容易做好。

 

鬆月樓的素菜包也是好幾十年的曆史了,但青菜和香幹都切的很大段,菜有一點點泛黃,確實不能功德林、綠揚村的比,也比較便宜,原來是1元?

各式麵自己倒是都做,就是沒有新鮮的鱔絲,冰凍的做出來味道總是不一樣。

   

 

河南中路的德興麵館

 

 

德興麵館源自光緒九年 ( 1883年)創立的百年老店德興館。當時開在十六鋪,進貨方便,因此魚蝦蔬菜都特別新鮮,生意很興隆,五天哥做廚師時原來在那裏實學習過,在我的印象中不是那麽的高檔,但是聽說他們製麵的工藝據說有乾隆盛世的禦廚之稱n,還曾被評為上海麵類第一名呢。麵量很足,偏硬,湯頭就象一般的醬油湯,很多澆頭的種類上。燜蹄,爆鱔麵和爆魚麵都很有名。

   

哪裏又是你最喜歡的老飯店呢?

(部分飯店信息和圖片來自網上)

 

 

通告:菲兒茶飯館正緊鑼密鼓地戰鬥著迎接我們的正式開張,遇到一些技術問題也是曉青總經理說過的,就是需要大家除了發給餐館的帖,還要悄悄話發圖,一菜一圖(多圖給鏈接),多菜也要按照一菜一圖來發,文和菜要分開(我會放鏈接),這樣才好做帖。謝謝大家的合作,你們辛苦了,開張那天一定好菜好酒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