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戀,虐戀,愛與痛 《荊棘鳥》讀後
文章來源: 魯冰花2022-09-06 08:51:10

細草微風,涼意襲人,到底是秋天了。晨光中踩著長長的影子散步,邊走邊想剛看過的《荊棘鳥》,書中幾代人的愛情糾葛。。

《荊棘鳥》是一部關於愛情、關於親情、關於信仰、關於戰爭、關於澳大利亞物產風情的長篇小說,我的著眼點隻在愛情。三代女人的愛情故事:上兩代人,愛而不得,苦戀,虐戀,各自在痛苦、折磨、絕望中隱忍,消耗一生。第三代終於走出宿命,獲得自由的愛情。

主人公梅吉的母親菲,默默承受命運的擺布,不說愛卻愛到極致,不言痛卻痛徹心扉。天生麗質,年輕時愛上一個有家室的政客,生下兒子卻被自己高貴的家族所不容,指給一個剪羊毛的牧工帕蒂,鮮花插在那啥上,機械地做他的生育機器,又生了八個孩子,但她的愛隻給了長子弗蘭克。如果說菲是一隻荊棘鳥,她的初戀就是刺穿她胸膛的那根刺,為那段愛情絕唱她付出了一生痛苦的代價。

二十多年前看過電視劇,曾經為梅吉和拉爾夫隱忍而沉重的愛情深深感動。現在再看小說,感覺竟然完全不同。隻在小說結尾處,讀到他們優秀的兒子戴恩之死時情緒失控,涕淚橫飛,抽了半盒紙巾。二十六歲,一個從外貌到靈魂都完美的年輕生命就那麽被上帝接走了,太不公平。作者意向很明顯,是要借這美的毀滅懲罰一下那位野心勃勃背叛了愛情的紅衣主教拉爾夫吧。得知戴恩原來是他和梅吉的兒子時,主教大人靈魂的傷痛、懊悔的折磨終於到了承受的極限,強撐著葬了兒子,長歎一聲猝死在梅吉的懷抱。

讀過小說,拉爾夫這個形象再也喜歡不起來。看電視劇時除了欣賞他超凡脫俗的外表、獻身宗教的虔誠,還有就是他對梅吉的深愛、苦戀與無奈,小說中看到的則多是他的野心和虛偽,對梅吉自十歲起對他的信任、依戀和深愛的辜負。不可否認他內心深處是一直愛著梅吉的,但當他的愛情與野心對壘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一生都在矛盾、痛苦、本能和權欲中苦苦掙紮。

當梅吉的姑姑,那個目光敏銳、富甲一方的老太婆瑪麗發現拉爾夫愛著梅吉時,臨死之前施展了一下惡毒的控製欲,起草了一份足以撕裂拉爾夫靈魂的新遺囑。本以為情操高尚、完美無缺的拉爾夫會悄悄藏起那份遺囑該幹嘛幹嘛,但不幸我高估了他,拉爾夫還是沒經得住一千三百萬英鎊的誘惑,取代梅吉接受了老太婆的饋贈。好風憑借力,助他實現了他貪婪的夢想,最終登上羅馬教皇助理、紅衣主教的高位。而質樸的梅吉一家人對巨額的遺產毫無概念,仍然懷著感恩之心與世無爭地勤勤懇懇生活在他們從老太婆那裏繼承的家園,德羅海達。

拉爾夫為了自己的野心埋葬了對梅吉的愛情。無論如何那是你個人的選擇,也無可厚非。但做出決定後你就不要再去招惹涉世尚淺的梅吉了,然而不,魚和熊掌都想要。常年共處贏得了梅吉的初戀,情不自禁時拿走了梅吉的初吻,還把梅吉擁在懷裏深情地告誡她:“你不要愛我,我是屬於上帝的。找個好男人嫁了吧。”還能再虛偽一點嗎?一直深愛梅吉而沒有突破底線,那是天時、地利、環境不允許,一旦知道梅吉嫁人而不快樂,生女兒時守財奴丈夫都不肯陪在身邊,心灰意冷在一個為世人所不知的孤島上獨自療傷時,拉爾夫便迫不及待地趕去幽會,拋下一切塵世的清規戒律,與梅吉度過幾天身心交融、銷魂蝕骨的快樂時光。

男人除非掛在了牆上是不會安分的,教士又如何?以前曾為這個情節、為他們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似人間無數而喝彩,看過小說對拉爾夫就隻剩反感。你得到了梅吉又負不起責任,給梅吉造成一生的痛苦、思念的折磨。也許是因果報應,拉爾夫從上帝那裏偷來的快樂,梅吉從拉爾夫那裏偷來的兒子,二十六年後又都還給了上帝,梅吉的感情世界雪上加霜。愛情的荊棘鳥放聲高歌過,把尖銳的荊棘刺入自己的胸膛,梅吉一生將默默承受這曠世虐戀,在愛情回憶的泡沫中度過。

人們盛讚考琳.麥卡洛的《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的《飄》,但在愛情的堅定與執著上,拉爾夫和白瑞德真不可同日而語。白瑞德愛郝思嘉,為了郝思嘉的一個心願,可以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拉爾夫愛梅吉,當小姑娘時的梅吉威脅不到他的野心、權欲時,他也能做到心細如發柔情似水,竭盡所能愛她保護她。而後來吞了老太婆瑪麗的毒魚餌,權力欲被鼓動起來後就基本上置梅吉於不顧了。雖然內心深處還愛著梅吉但終不敵權位的誘惑。

當梅吉因為兒子出意外,連屍首都不知所蹤時,乘飛機二十九個小時去找拉爾夫幫忙,想借他的影響找到兒子帶回故鄉安葬。雖然拉爾夫聽到消息也震驚,對在他身邊生活八年之久的戴恩也非常喜歡,但仍以一個教士“穩健、有條理、有理智地進行”,並以“眼下我不能離開羅馬。。我是教皇的助手。”來搪塞。當梅吉的事情跟他的事業衝突時,他仍然選擇後者。心碎絕望之中的梅吉最後使出撒手鐧:“戴恩是你的親兒子!”。拉爾夫“一陣失聲的慟哭,一個靈魂穿過地獄入口時發出的聲音。”這才痛不欲生馬上行動,租了一架私人飛機,和梅吉一起找到他們的兒子,把他和他自己都帶回了德羅海達,永遠葬在了那裏。

這個家族三代女人有不同的宿命,菲和梅吉被各自的荊棘刺進胸膛,美好的東西隻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然後拚死一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而她們的朱絲婷不同了,她身上沒有悲劇的色彩,是一個能夠按照自己意誌生存的、獨立、直率又堅定的新女性,是德羅海達這片土地、這個家族最後的希望之光。

合上書本,心中仍然隱隱地痛。